献岁天涯赋独醒,东风旌旆满津亭。
九霄日暖山云碧,万国春回海树青。
匡岳有怀频倚剑,江湖作客即浮萍。
可堪时序愁中过,岭外孤鸿只自听。
献岁天涯赋独醒,东风旌旆满津亭。
九霄日暖山云碧,万国春回海树青。
匡岳有怀频倚剑,江湖作客即浮萍。
可堪时序愁中过,岭外孤鸿只自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江州元日之际,身处天涯,独自清醒的情景。首联“献岁天涯赋独醒,东风旌旆满津亭”以“独醒”二字开篇,点明诗人虽在新年之际,却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心境孤独。东风吹拂,旌旗飘扬的场景,既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颔联“九霄日暖山云碧,万国春回海树青”转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阳光照耀下的天空温暖明媚,山间云雾缭绕,一片碧绿;四海之内,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海树青翠欲滴。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颈联“匡岳有怀频倚剑,江湖作客即浮萍”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感。匡岳,即庐山,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故乡象征。他时常倚剑怀念故乡,而自己却如同江湖上的浮萍,四处漂泊,无根无依。这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尾联“可堪时序愁中过,岭外孤鸿只自听”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在时光的流逝中,诗人只能独自倾听远处岭外孤鸿的叫声,表达出内心的寂寞与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家国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