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
《山中》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山中亦有出山路,山人自不与世通。

拂衣起行饮流水,枕书就卧听松风。

地宽江河竞摇荡,天阔日月争西东。

乾坤自为四时役,万事不到幽人胸。

(0)
注释
山中:指山里的环境。
出山路:离开山中的道路。
山人:山居之人,隐士。
世通:与外界的交往。
拂衣:挥动衣袖,动作潇洒。
流水:山泉。
枕书:以书作枕头,表示爱好阅读。
松风:松树发出的声音,象征自然风声。
地宽:大地的宽阔。
江河:河流。
竞摇荡:互相起伏动荡。
天阔:天空的辽阔。
日月:太阳和月亮。
西东:向西或向东。
乾坤:天地。
四时:四季。
役:驱使。
幽人:隐士,指心境清静的人。
胸:内心。
翻译
山里也有出山的道路,山居之人并不与世俗相通。
他挥袖起身,饮用山泉,躺下读书,倾听松涛声。
大地广阔,江河起伏动荡,天空辽远,日月东西相争。
天地自然受四季驱使,世间万物都不触及隐者的内心。
鉴赏

诗中的“山中亦有出山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深山,但总有通往外界的路径。"山人自不与世通"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之人的独立和隔绝,他们选择脱离尘世,不再与世俗交流。

“拂衣起行饮流水”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轻轻整理衣襟,然后漫步至溪边饮用流水的景象。"枕书就卧听松风"则展现了诗人午休时以书为枕,在松林之中聆听风声的情趣。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描写,体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

“地宽江河竞摇荡”和"天阔日月争西东"这两句,则是从宏观角度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广阔的大地上,江河奔腾而过;辽阔的苍穹之中,日月星辰在运行。这两句通过对宇宙之大的描写,突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开阔和超脱。

“乾坤自为四时役”表明了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循环往复,而"万事不到幽人胸"则意味着诗人身处深山,不受外界纷扰,心无旁骛,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顺应,以及他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生活和大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涯的热爱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独立与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教师节,本校开五周纪念会有京剧六出各成一绝·其四女起解

苏三起解剧堪怜,海底沈冤冤莫宣。

幸遇恩公王抚使,拨开云雾见青天。

(0)

寒雨次裔伯韵

谁将黑布袋,韬我光明天。

六合澄清变,崇朝阴雨绵。

摇情若为掣,破梦不成圆。

安得捧日手,升中光烂然。

(0)

雨霁

飒飒西风晚雨稀,一天霁色送人归。

车箱小卧斜阳晚,争路杨花绕梦飞。

(0)

秋山晚景

秋尽空山万态稀,鸟声潭影两忘机。

采樵人语斜阳过,数点西风木叶飞。

(0)

郡城归舟听雨

风雨能令咫尺遥,篷窗高枕听潇潇。

不知舍北湾环水,绿到村前第几桥。

(0)

二妹镜涵六十初度妹夫艺风前辈七十有五甥辈于沪上称觞寄诗为寿藉以述怀不徒为引年之颂也四首·其四

不独朱陈说旧村,还如籍湜附韩门。

西清追步成陈迹,东海扬尘莫再论。

鹤发相看同辈少,雁行犹幸几人存。

荷花生日占先甲,愿及芳时劝一尊。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