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其四》
《放言·其四》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

宁可飞鸿随四皓,未能鱼腹葬三闾。

傅岩偶梦谁调鼎,彭泽高歌自荷锄。

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

(0)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文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放言(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得失的深刻感悟和超脱的态度。

“人生唯问道如何”开篇就点出了诗人的生命观,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修养,而非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接下来的“得丧升沉总是虚”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认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过眼云烟。

“宁可飞鸿随四皓”这一句通过比喻,表明作者更愿意像天上的大雁一样自由翱翔,而不愿被世俗羁绊。四皓通常指的是古代的隐士,他们弃官归隐,追求精神自由。

“未能鱼腹葬三闾”则是用典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思考。三闾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将人活埋于鱼腹之中。这里诗人通过这残酷的情境,强调了生死的不易预知。

“傅岩偶梦谁调鼎”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画面。傅岩是历史上的隐士,而调鼎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紧接着,“彭泽高歌自荷锄”则通过彭泽这个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彭泽是一位乐道之人,他的高声歌唱和自在耕作,都体现出一种不为世俗所累的精神状态。

最后,“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则总结了诗人的生存哲学。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无争的态度,认为只要心中有道,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即使是在最简单的环境中。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意义、自由精神和超脱物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谨步震哥元韵·其二

曾记青年别,旦警至暮年。

愿求不老药,长共戴尧天。

(0)

倡修登瀛桥费款太钜负债难偿赋诗三首·其二

不学虚无不坐禅,反随僧道募桥缘。

风吹皱水干何事?波卧残虹历有年。

瀛路重开当共愿,债台难下果谁怜?

半生只为贪名误,艰苦虽尝莫怨天。

(0)

梅花卷

老矣孤山中,那复他料理。

惟兹太极心,点缀寒梅几。

暗香疏影诗,戏剧乃如此。

安得无极翁,共此无极旨。

(0)

南皮杂诗·其五

佛阁峙城隅,登临六月须。

冶游来学侣,膜拜走村姑。

笑语人成市,笙歌日欲晡。

忽闻声扰扰,归去各将雏。

(0)

宿马石埠

岂真驿马照前程,鞅掌风尘尽日行。

野店荒村才小息,晨鸡又听唤声声。

(0)

咏怀五首·其五

肥遁壑丘异,独醒十亩间。

深云逐杖履,小鸟弄间关。

谷口月初上,严陵渔未还。

桃源何处所,经岁水潺潺。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