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
游吴经万里,吊屈过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
名嗟黄绶系,才是白眉良。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
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
游吴经万里,吊屈过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
名嗟黄绶系,才是白眉良。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
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送从弟豫贬远州》,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离别兄弟的深切思念与不舍。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开篇即以沉重的心情揭示诗人的哀愁,"迁客"指被贬官的弟兄,而"思归不见乡"则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无尽眷恋。
“游吴经万里,吊屈过三湘。”这里的"游吴"泛指江南地区,"吊屈"即为古代诗人屈原之墓而至,诗人通过这种历史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弟兄遭遇的同情和理解。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地理环境,"水与荆巫接"可能指的是长江与其他河流的连接,而"山通鄢郢长"则形容了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些自然景观在这里成为离别之痛的象征。
“名嗟黄绶系,才是白眉良。”"黄绶"和"白眉"都是古代对士人的美称,诗人通过这些称谓赞扬弟兄的品格与才华,同时也流露出对其遭遇的不平。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这里的"南枝"象征着远方的家园和记忆,而"北雁行"则是离别的信使,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弟兄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通过信鸿传递心意。
“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最后两句,诗人借饮酒寄托哀愁,并以"玄鬓"(黑发)与"凝霜"形成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忧伤和对弟兄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地理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古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境。
我病一月不出户,云梦先生远相访。
殷勤两度入我室,我闻谈笑觉清爽。
兴来挟客南山游,阴翳经旬忽开朗。
老天有意山灵喜,苍翠排空待吟赏。
草堂寺中参古塔,紫阁峰前眺仙掌。
陆海混茫万馀里,瀑布飞来几千丈。
先生兴狂浑欲飞,醉拈彩笔扫翠微。
瑶草琼葩尽收拾,奚囊背得南山归。
遗却两枝在茅屋,琅玕五色炫人目。
世人不识云梦仙,燕雀纷纷逐鸿鹄。
吁嗟乎天风一朝鸿鹄起,燕雀纷纷亦徒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