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辘轳歌》
《辘轳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

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绿水通珠阁。

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

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

愁人一夜不得眠,瑶井玉绳相对晓。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shì

xīnqīngbǎichǐshéngxīnzàijūnjiāshàng

xīnjiǎojiéjūnzhīzhuǎnchóuchàng

chùchūnfēngchuīxiǎojiāngnán绿shuǐtōngzhū

měirénèryánhuāxiànghuāqiánwèihuāluò

línchūnfēngtīngchūnniǎo

biéshíduōjiànshíshǎo

chóurénmiányáojǐngshéngxiāngduìxiǎo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辘轳歌》,以辘轳为引子,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新系的青丝绳,将自己比作心系对方的辘轳,形象地展示了他对远方爱人的牵挂。"心在君家辘轳上"一句,寓意着他的心如同被束缚在辘轳之上,随其转动而起伏不定。

"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诗人表白了自己的纯洁感情,却无人理解,每转一次辘轳都带来一份惆怅。接下来,诗人想象春天的微风拂过江南,绿水映照着珠阁,美丽的女子在花前哭泣,怕花儿凋零,寓言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临春风,听春鸟",诗人借春风和春鸟来寄托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相聚的渴望,然而"别时多,见时少",现实却是分离的时间长,相见的机会少,这使得他的愁绪更深重。最后,他感叹一夜无眠,直到天明,只有瑶井玉绳相伴,象征着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辘轳这一日常物件,抒发了深沉的相思之情,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夏夜即事

未遂平生志,求田拟种瓜。

天游华表鹤,井坐子阳蛙。

世事一场梦,俗情三月花。

兴亡天不问,阅尽几年华。

(0)

奉和牧翁催妆词·其二

窗外长条蘸碧流,鬓云眉月镜中收。

染花奁底从容简,拈得飞环喜并头。

(0)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其三

从来富贵似仙家,弱水蓬山恨较赊。

自向湖头催画艇,全胜岭上驻金车。

行云入暮方为雨,皎日凌晨莫上霞。

若把千年当一夜,碧桃明早合开花。

(0)

题顾横波夫人墨兰图册·其一

兴来泼墨满吟笺,半是张颠半米颠。

俗眼迷离浑不辨,嗤它持作画图看。

(0)

白翁老公祖请告归淄青岁暮凄其离怀充斥漫赋绝句言别·其三

舒卷随时道益尊,投簪归且卧云根。

赤松旧隐华不注,逢着黄庭好共论。

(0)

白翁老公祖请告归淄青岁暮凄其离怀充斥漫赋绝句言别·其三

青山海上梦曾疏,焚得银鱼却遂初。

为问渔樵□识否,飘然旧是白尚书。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