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潜三圣,文章似六经。
微言归易简,精意极丁宁。
道在非畴昔,人亡故典刑。
斋心对薰几,秋月梦初醒。
事业潜三圣,文章似六经。
微言归易简,精意极丁宁。
道在非畴昔,人亡故典刑。
斋心对薰几,秋月梦初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读程子易傅》。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和文章风格的崇敬,以及对经典学问的深刻理解。
"事业潜三圣,文章似六经"两句赞美的是程颐的学术成就,将其比作能够与三位圣人相媲美的事业,并将其文章比喻为六经(即儒家六部古籍《易》、《书》、《诗》、《春秋》、《仪礼》、《乐》,代表了儒家的正统文化),表明程颐的学问深邃,文辞典雅,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微言归易简,精意极丁宁"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程子文章的赞美,认为即便是细微之语也能归结为《易经》那样的简约而深奥,对于文章中所蕴含的精妙之意,也表现出了极高的评价。
"道在非畴昔,人亡故典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道已经失传,以及人们对经典已不再重视的感慨。这里的“畴昔”指的是远古,“典刑”则是指经典学问。
最后两句“斋心对薰几,秋月梦初醒”则展现了诗人在静坐读书时的心境,面对薰几(一种香料),心神专注。在秋夜的明亮月光下,如同从梦中初醒一般,对经典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和感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程颐学问的钦佩,更表现出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怀念,以及个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
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
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
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休休何必伤嗟。
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
不知江左,燕子谁家。
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
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
珍重蓬莱老,携壶领客来。
湖山罗画笥,风物献诗材。
素发难重染,黄花有再开。
莫忧身外事,且覆掌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