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凤亭》
《宿凤亭》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碧梧千尺覆檐楹,宿凤何年被美名。

燕雀不栖如有畏,烟云常近岂无情。

林间日月于兹永,物外尘埃岂复生。

危坐忽惊年籥晚,漫吟嘉瑞乐升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通过“宿凤亭”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首句“碧梧千尺覆檐楹”,以“碧梧”象征高洁与生机,其“千尺”之长,不仅描绘了梧桐树的高大,也隐喻了自然界的宏伟与壮丽。接着,“宿凤何年被美名”,借宿凤(凤凰)的传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期待。

“燕雀不栖如有畏,烟云常近岂无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燕雀与凤凰形成鲜明对照,前者虽常见却无尊贵之感,后者虽罕见却备受尊敬。烟云常伴,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真实描绘,也是对某种超凡脱俗之美的隐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纯洁与高尚品质的追求。

“林间日月于兹永,物外尘埃岂复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林间的日月永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而“物外尘埃岂复生”则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这种对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危坐忽惊年籥晚,漫吟嘉瑞乐升平”两句,诗人独坐思考,突然意识到时光荏苒,不禁感慨。在这样的时刻,他选择吟诵美好的祝福,享受和平与繁荣带来的喜悦。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湖心寺

三叠玲珑寺,双文宛转桥。

幽香莼菜艇,清境藕花寮。

雨气连云暗,山光隔浦遥。

伟人遗像在,祠宇郁岧峣。

(0)

即事答石公五首·其二

美树东来碧玉柯,临风亭畔再摩挲。

名臣才士俱消歇,枨触尊前老泪多。

(0)

黄泥篇

十步五步石,千竿万竿竹。

石丑压竹顶,竹锐洞石腹。

竹石互撑拄,并作一团绿。

泉声飞竹里,绕石鸣琴筑。

竹阴高接天,下有幽人屋。

幽人真石友,倚竹吟且读。

吾生太扰攘,羡君饱清福。

(0)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其十五

同作天涯客,同吟弃妇辞。

前生疑骨肉,今夕共欢悲。

马足太行月,猿声巫峡诗。

昔曾携手处,爪印又多时。

(0)

六言二首·其二

两两三三断续,树果田瓜自落。

今日假书游目,明日还书空腹。

(0)

大愁

天荒荒,地眑眑,寥落万年豪圣少。

一旦有之坐以槁,令此革党更扰扰,君臣日旰益草草。

我今忽有怨,怨天不速老。

不然手揭浮云,喝破青天十万丈,置我牢愁天之上。

我愁置天上,炯炯瞳瞳,亿千万年,任汝下人瞻以望。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