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游武彝山四首·其三》
《雨中游武彝山四首·其三》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路入瑶台望转赊,空闻仙骨变黄芽。

连云峡擘灵威掌,绝磴崖悬博望槎。

野鴂啼残千树雨,榔梅开尽一溪花。

暂来未及同亭宴,且掇峰头片片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游览武彝山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自然之美。首句“路入瑶台望转赊”,以“瑶台”象征仙境,暗示旅程的奇妙与遥远,引人遐想。接着“空闻仙骨变黄芽”,运用比喻手法,将仙人的骨骼比作黄芽,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连云峡擘灵威掌,绝磴崖悬博望槎”两句,通过“擘”、“悬”等动词,生动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壮观,仿佛可以看到云雾缭绕的山间,灵威之掌划破云层,绝壁上的栈道如同博望槎般悬挂在空中,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

“野鴂啼残千树雨,榔梅开尽一溪花”则转向听觉与视觉的描写,野鴂的啼鸣在雨中回荡,千树的雨滴似乎都被它们的歌声所唤醒;榔梅在溪边绽放,将整个溪流装点得如诗如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最后,“暂来未及同亭宴,且掇峰头片片霞”表达了诗人虽未能参与亭中的宴饮,却有幸在峰顶欣赏到如霞般的美景。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短暂而美好体验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中武彝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瞬间的珍视。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闭门·其二

傍檐禽鸟莫惊猜,飞去多时忽不来。

只恐他人相弹射,我无机械合徘徊。

(0)

二十日赵园

绿树秋千红索,白云春静青山。

人醉忽焉兀兀,鸟啼何以关关。

(0)

次韵晁元默和李季章参政长句因寄呈李参·其一

雅怀何地不为春,弭节临川亦载欣。

万事悠悠俱昨梦,一身落落掩前闻。

山焚玉石何难辨,水杂淄渑未易分。

喜见故家新筑就,试看灵谷赋烟云。

(0)

岁暮和韵甚思昌甫兄

风雨空山可奈何,门前寒港水增波。

君多亲戚定欢宴,我乏从游徒浩歌。

岁晚一身知又老,年来三友仅相过。

章泉超在百里外,应自打乖安乐窝。

(0)

次韵蒋县尉

霜风岁暮正深幽,喜见才华誉甚休。

古者重交多管鲍,今之能赋少应刘。

枯荣到底俱尘网,起灭由来付海沤。

拨尽寒炉既相觅,恨无肥马共轻裘。

(0)

昌甫寄所和朴翁诗因亦次韵

长日怀贤只坐驰,炎凉谁与世推移。

贫生梦枕槐柯蚁,笑杀仙巢莲叶龟。

萧瑟两峰吟和处,辛勤千里寄来时。

风流是我身名事,付与刘郎歌竹枝。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