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烛烧残马暂停,渡头村舍户犹扃。
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
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
短烛烧残马暂停,渡头村舍户犹扃。
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
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渡口的宁静画面。首句“短烛烧残马暂停”,以“短烛”暗示夜色渐退,晨光初现,马匹暂停,预示着即将开始的一天。接着“渡头村舍户犹扃”一句,通过“户犹扃”(门还紧闭)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未醒,营造出一种清晨特有的静谧氛围。
“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这两句通过鸡鸣和雁阵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生机与动态美。鸡鸣唤醒了沉睡的大地,雁阵则在空中排成行,向远处的沙洲飞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这两句将视线转向水面与岸边,芦花随风飘扬,仿佛是雪白的羽毛在空中舞动;而湖面上,秋水倒映着寒星,形成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和意境的深度。
最后,“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诗人站在栏杆旁,想要渡过河去,却发现自己没有船桨,只能远眺那连绵的青山,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晨渡口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独白。
洛城三月乱莺飞,颍阳山中花发时。
往来车马游山客,贪看山花踏山石。
紫云仙洞锁云深,洞中有人人不识。
飘飘许子旌阳后,道骨仙风本仙胄。
多年洗耳避世喧,独卧寒岩听山溜。
至人无心不算心,无心自得无穷寿。
忽来顾我何慇勤,笑我白发老红尘。
子归为筑岩前室,待我明年乞得身。
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须之管。
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坂。
爱君尚少力方豪,嗟我久衰欢渐鲜。
文章惊世知名早,意气论交相得晚。
鱼枕蕉,一举十分当覆盏。
鼠须管,为物虽微情不浅。
新诗醉墨时一挥,别后寄我无辞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