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耳》
《耳》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此方惟汝选圆通,顺逆都忘信朔风。

不遇神尧休用洗,再参马祖却教聋。

繁声若逐同流转,本寂才趋又堕空。

谩说返闻闻自性,琵琶哀怨佩玲珑。

(0)
鉴赏

这首诗《耳》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耳”这一意象,探讨了听觉与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诗中以“耳”为喻,描绘了人的心灵在面对外界声音时的复杂感受和内心的自我反省。

首句“此方惟汝选圆通”,以“耳”作为主体,强调其选择性和通达性,暗示了个体在面对世界时的主观选择与理解能力。接着,“顺逆都忘信朔风”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耳”在顺境与逆境中的超然态度,如同随风而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体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不遇神尧休用洗,再参马祖却教聋”两句,运用历史典故,以“神尧”和“马祖”分别象征理想与现实、传统与创新,表达了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不应盲目模仿或过度依赖传统,而应保持独立思考,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繁声若逐同流转,本寂才趋又堕空”则揭示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时,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陷入空洞无物的状态。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粹,才能真正听到内心的声音,实现自我认知与成长。

最后,“谩说返闻闻自性,琵琶哀怨佩玲珑”两句,以“返闻”(即返观内听)与“琵琶哀怨佩玲珑”形成对比,强调了通过内心反省来认识自我,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琵琶的哀怨与玲珑的装饰,象征着外在世界的复杂与诱惑,提醒人们在追求精神境界时,应保持清醒,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耳”的深入探讨,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精神成长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其五

峡州使君我所亲,书去犹新报未闻。

此士如今为第一,见之烦为致慇勤。

(0)

立春日小饮

今日青春立,今年白发多。

酒杯欺我老,梅朵奈渠何。

(0)

对梅有作六首·其三

老来诗兴苦无多,折得梅花奈若何。

便恐飘零不堪触,正须绕树数婆娑。

(0)

代书寄张次律二首·其一

道入袁州首问君,却言守舍有宗文。

不知木落风高际,何处登临对夕曛。

(0)

王昭君

绝代方能入汉宫,画图何必更求工。

纵令得幸因图画,已落君王疑信中。

(0)

日者张一麟求诗谩与二绝句·其二

袖里之书辱见捐,细看知是我行年。

家徒四壁将何赠,乞与两诗赊卦钱。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