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归养》
《送人归养》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朝上北阙书,暮登南归途。

朝阳无意逐鸣凤,私情但愿为慈乌。

轩车百辆,清酒百壶。彼何人斯,中朝大夫。

送尔孝子还姑苏。

君王今日恩,上如天覆,下如地铺。

生死肉骨苏焦枯。

升堂母子重相见,一家拜舞齐山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归家的情景,充满了对亲情的深情厚意和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朝阳无意逐鸣凤,私情但愿为慈乌”两句,以朝阳与鸣凤、慈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与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之间的矛盾情感。朝阳象征着光明与希望,鸣凤则代表了自由与高远,而慈乌则是对家庭、亲情的忠诚与依恋。这种内心的挣扎与选择,反映了人性中复杂的情感世界。

“轩车百辆,清酒百壶”描绘了送行场面的盛大与隆重,体现了对归家之人的尊重与祝福。“彼何人斯,中朝大夫”,点明了被送之人身份尊贵,可能是朝廷官员,也暗示了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人才的重视与礼遇。

“君王今日恩,上如天覆,下如地铺”表达了对君主恩典的深切感激,将君主的恩惠比作覆盖天地般的广阔与深厚,展现了君民关系中的和谐与恩泽。这种对君主的颂扬,也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君主的尊敬与依赖。

最后,“生死肉骨苏焦枯。升堂母子重相见,一家拜舞齐山呼”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喜悦,以及对生命重生的赞美。通过“生死肉骨苏焦枯”的比喻,强调了家庭团聚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隐含了对君主恩赐的感激,认为正是君主的恩惠使得生命得以重生,家庭得以团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城鄞

惕勤宵旰每临轩,方面臣邻作屏藩。

上苑秪知花解语,南州岂信石能言。

奸雄倔强兵难息,郡县堤防政转繁。

顾我自惭谋用拙,坐看株守保元元。

(0)

慈湖感怀·其一

十年不蹋慈湖路,湖水湖山总旧游。

老树尚能知客意,白鸥元不识人愁。

漫需菽粟谋盘斝,尽使锄犁化戟矛。

筑得长城为屏蔽,也应飞遁住沧州。

(0)

九日·其一

忆昔殊方客,故乡千里情。

何如杜员外,瞻眺梓州城。

老圃黄花在,西风白发生。

床头有新酒,涓滴尽馀倾。

(0)

用韵酬余伯庸三首·其一

西风吹练水,凉意袭絺袍。

拟草张衡赋,愁闻楚客骚。

旅怀秋更恶,归舸月中操。

应叹浮生者,巢由亦自高。

(0)

练川杂诗四首·其二

百年全盛日,海角见风波。

潮势秋逾恶,村舂夜有歌。

时丰多黍稌,日暮饫驾鹅。

幸遇登平岁,搴旗听倒戈。

(0)

幽居即事

静看馀花点涧渠,醉吹长笛卧庭除。

梦回凉月生松榻,吟罢清风满草庐。

身后岂图千载誉,腹中犹有百篇书。

溪边磐石长年坐,不是任公钓巨鱼。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