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久别离,积翠杳天涯。
静室曾图峭,幽亭复创奇。
典衣酬土价,择日运工时。
信手成重叠,随心作蔽亏。
根盘惊院窄,顶耸讶檐卑。
镇地那言重,当轩未厌危。
巨灵何忍擘,秦政肯轻移。
晚觉莎烟触,寒闻竹籁吹。
蓝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
引看僧来数,牵吟客散迟。
九华浑髣髴,五老颇参差。
蛛网藤萝挂,春霖瀑布垂。
加添双石笋,映带小莲池。
旧说雷居士,曾闻远大师。
红霞中结社,白壁上题诗。
顾此诚徒尔,劳心是妄为。
经营惭培塿,赏玩愧童儿。
会入千峰去,闲踪任属谁。
匡庐久别离,积翠杳天涯。
静室曾图峭,幽亭复创奇。
典衣酬土价,择日运工时。
信手成重叠,随心作蔽亏。
根盘惊院窄,顶耸讶檐卑。
镇地那言重,当轩未厌危。
巨灵何忍擘,秦政肯轻移。
晚觉莎烟触,寒闻竹籁吹。
蓝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
引看僧来数,牵吟客散迟。
九华浑髣髴,五老颇参差。
蛛网藤萝挂,春霖瀑布垂。
加添双石笋,映带小莲池。
旧说雷居士,曾闻远大师。
红霞中结社,白壁上题诗。
顾此诚徒尔,劳心是妄为。
经营惭培塿,赏玩愧童儿。
会入千峰去,闲踪任属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一座假山的精心设计和深厚情感。开头四句"匡庐久别离,积翠杳天涯。静室曾图峭,幽亭复创奇",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勾勒出假山的雄伟与独特之处。诗人在静谧的书房中设计这座假山,并在幽深的亭中再次构思,使其显得格外奇新。
接下来的"典衣酬土价,择日运工时。信手成重叠,随心作蔽亏"四句,透露出诗人对这项工程的投入和用心。他不惜重金购买材料,精选好时机动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层叠的山势和隐蔽的洞穴。
"根盘惊院窄,顶耸讶檐卑。镇地那言重,当轩未厌危"四句,形象地描绘了假山的结构,它的根部宽广而院落狭窄,顶端高耸而檐角低垂,使人感到稳固而又不失险峻之美。
紧接着的"巨灵何忍擘,秦政肯轻移。晚觉莎烟触,寒闻竹籁吹"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假山的情感和它所带来的体验。他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破坏大自然的神奇,而又提到秦朝时的人力移山,这里或许是对人类雄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思考。末了两句则是描写傍晚时分,假山旁烟霭霭,寒风中竹籁声响,营造出一派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
后半首诗继续描述假山的美景和诗人对它的情感。"蓝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引看僧来数,牵吟客散迟"四句,写出了假山在不同光线下的颜色变化,以及僧侣与行人的参观状态。"九华浑髣髴,五老颇参差。蛛网藤萝挂,春霖瀑布垂"则是对假山上下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最后,诗人提到了"加添双石笋,映带小莲池",表明他还在不断地完善这座假山,使之更加美丽。
末了,诗人提到雷居士和远大师,似乎是在谈论与这座假山相关的历史或传说。"红霞中结社,白壁上题诗"则是描述诗人自己在这座假山旁结社聚会,并留下诗篇于白色的墙壁之上的情景。
全诗最后两句"顾此诚徒尔,劳心是妄为。经营惭培塿,赏玩愧童儿"表达了诗人的自省与反思。他似乎在感慨自己对这座假山的经营是否过于繁复,以及在欣赏和游戏之间所体现出的矛盾心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也展现了他对于人造景观设计的匠心独运。通过对假山的精心构思和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艺术化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与人工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