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武昌》
《咏史诗.武昌》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

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

(0)
翻译
王浚率领战船从上游出发,武昌的宏图在秋天崩溃。
回想那铁锁链真的如同儿戏,是谁为吴王策划这样的计策。
注释
戈鋋:戈: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鋋:类似斧头的兵器,此处泛指兵器。
上流:河流的上游,这里指长江上游,暗示王浚的进军路线。
鸿业:宏伟的事业,这里指吴国的江山基业。
土崩秋:比喻武昌政权的迅速崩溃,如土块般瓦解,发生在秋季,可能暗指季节对局势的影响。
铁锁:古代战争中用于封锁江面的铁链,象征防御工事。
儿戏:形容不严肃、轻率的行为,这里讽刺铁锁链的防御措施如同小孩玩耍一样无足轻重。
吴王:指三国时期的孙皓,吴国的末代君主。
画此筹:筹划,这里指制定战略或决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两句,通过对古代名相王浚在长江上游的形象描写,以及对武昌地区繁华一时而今已成废墟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物质文明的无常。诗人借这些意象表达出一种对于过去辉煌与今日衰败之间差异的感慨。

接着"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一种思考和提问。这里的“铁锁”可能指的是用以坚固的锁链,比喻历史的长河无法改变;“真儿戏”则是在表达一种历史事件无常,甚至有些像是孩童游戏一般轻松随意的态度。而最后一句"谁为吴王画此筹"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中某些重要决策者或关键人物身份的一种好奇和探究。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悟和哲理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历史的独到理解。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答仇一鸥和韵

连旬买棹圣湖边,花月从来不计钱。

玉笛楼台连夜雨,绿杨城郭万家烟。

逢君陌上鞭双控,醉我斋头被共眠。

径许携琴日相访,新诗吟入晚凉天。

(0)

中秋约与蔎林为小集雨甚不果辱有酒馔之贻赋谢

积雨阻良觌,多情有故人。

挑灯招晦魄,叩户到兼珍。

夙解观颐繇,新知动指因。

差堪傲杜老,杯炙愬酸辛。

(0)

报恩寺

为报高皇罔极恩,漫言当璧眷先殷。

育王岂有除奸助,道衍终成佐命勋。

十族固应勤忏礼,三征终莫解尘氛。

碽妃别抱无穷恨,尊号曾无配享文。

(0)

七夕怀容甫游采石·其二

翘首千秋作赋才,青山迢递水潆洄。

夜深倘有横江鹤,好讯山东李白来。

(0)

堤上望霍邱寿州山

云容叠巘起沧溟,两角山光照眼青。

只有披襟人独立,四无边际一茅亭。

(0)

孙琰仙山楼阁图

树有清风溪有澜,楼台高迥石林端。

笏峰丛倚白云表,辋水乱飞碧落寒。

法是山樵传派正,地惟王子得居安。

个中妙处称生动,楮叶精工有底难。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