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滟潋寒光,浸十里长堤,晶莹如许。
藕花香满,三更画舫,一枝柔橹。
柳汀芦溆外,暗照见、鸳鸯双宿处。
但怪得,隐隐歌声,渐入段家桥路。
罗裳乍倚西风,便忘了湖中,一天秋露。
彩云休散,还愁寂静,白鸥无主。
采菱人去远,尚暗想、凌波前日步。
剩萧瑟、蟹火渔灯,夜深来去。
平湖滟潋寒光,浸十里长堤,晶莹如许。
藕花香满,三更画舫,一枝柔橹。
柳汀芦溆外,暗照见、鸳鸯双宿处。
但怪得,隐隐歌声,渐入段家桥路。
罗裳乍倚西风,便忘了湖中,一天秋露。
彩云休散,还愁寂静,白鸥无主。
采菱人去远,尚暗想、凌波前日步。
剩萧瑟、蟹火渔灯,夜深来去。
此诗描绘了西湖月下的静谧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开篇“平湖滟潋寒光”,以寒光点明月色之清冷,与“十里长堤”相映成趣,堤上晶莹如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接着,“藕花香满,三更画舫,一枝柔橹”,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画舫轻摇,柔橹轻划,仿佛在月光下缓缓前行。
“柳汀芦溆外,暗照见、鸳鸯双宿处”,诗人巧妙地运用暗光,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鸳鸯双宿的温馨画面跃然纸上。接下来,“但怪得,隐隐歌声,渐入段家桥路”,以歌声作为线索,引出下一个场景,歌声渐远,却让人心生向往。
“罗裳乍倚西风,便忘了湖中,一天秋露”,诗人通过女子的动作,展现了西湖秋夜的独特魅力,西风吹过,罗裳轻摆,仿佛与秋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彩云休散,还愁寂静,白鸥无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彩云不散,白鸥无主,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以西湖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既有视觉的享受,也有心灵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