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犹惊久病身,老榕窗北已无人。
难留去影思曾住,想见新苔长旧痕。
生死岂惟千里隔,合离深恨一冬频。
道情尽日伤流水,谁向长江问古津。
梦里犹惊久病身,老榕窗北已无人。
难留去影思曾住,想见新苔长旧痕。
生死岂惟千里隔,合离深恨一冬频。
道情尽日伤流水,谁向长江问古津。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首联“梦里犹惊久病身,老榕窗北已无人”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氛围,梦中惊醒,意识到挚爱之人已不在人世,老榕树下的窗户已空无一人,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颔联“难留去影思曾住,想见新苔长旧痕”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回忆与想象,表达对逝者在世时情景的追忆。虽已离去,但往日的身影仍难以忘怀,新长的青苔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痕迹。
颈联“生死岂惟千里隔,合离深恨一冬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生死的距离并非仅限于地理上的遥远,内心的痛苦与不舍在寒冷的冬季里频繁袭来,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感慨和无奈。
尾联“道情尽日伤流水,谁向长江问古津”以流水和长江为喻,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仿佛在日复一日的悲伤中,只有流水能倾听内心的哀愁。然而,面对长江,又有谁能解答心中的疑惑与哀伤呢?这一问,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山水东阳富,僧居更翠微。
晴峰露秋骨,古树减烟围。
啼鸟远相应,孤蜂闲自归。
予生秉幽尚,梦想在禅扉。
阻傍严公住浣花,喜从秦地见高牙。
致君前去心逾赤,抚俗归来发未华。
路出锦江乘夜月,骑停绣岭揖朝霞。
自怜二纪游门下,今日聊能托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