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
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
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
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
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这首诗歌咏的是禅宗公案,通过对尘世的超脱与佛法修持的坚定,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理解和悟入。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此句表达了对尘世间各种诱惑的排斥,这里的“六门”指的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躯和意念,都是感官与外界接触的通道,而“无情呼不入”则是说这些世界上的诱惑无法引起内心的波动。
“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这里强调的是禅修中对世间万象的看破和超脱,即使面对各种诱惑,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不为之所染。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这句话表达了断绝尘世因缘,随顺佛法自然而然地修行,这里的“葛五”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禅定境界或是用数字来象征禅修的不同层次。
最后,“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则描绘了一个清净寂静的修行空间,以及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融入。在这句话中,“圆八”可能指的是圆满的智慧或是禅定的境界,而“同金七”则可能象征着最高的真理或者是某种特定的修持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尘世的超越和佛法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深入理解和个人修行的境界。
旧德无路报,衰年又增多。
平生感激心,恐惧成蹉跎。
幽幽黄钟原,总角便经过。
一饭倚从母,徘徊类媕婀。
学书随群童,欢叫抵雁鹅。
相逞知字画,勇于渴寻河。
羞耻道赵壹,矜誇有甘罗。
岂云幼慇勤,乃取晚坎轲。
荏苒三十载,万千穷祟魔。
旧游不得寻,听问徒悲歌。
秋霜压芳兰,岂复异径莎。
愿见故根畹,邈如隔岷峨。
老穷怯脂韦,趣尚近笠蓑。
此恨长不没,安能辨蒿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