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鹂轩》
《听鹂轩》全文
清 / 李逊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世态沧桑总莫看,幽居容得一身安。

既焚笔砚惟存我,但课诗书胜作官。

韵事初盟秋雁语,闲心直共浪花观。

悟来万事皆如蜡,何必黄冠避俗难。

(0)
鉴赏

这首诗《听鹂轩》由清代诗人李逊之作,通过其深邃的哲思与淡泊的情怀,展现了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首联“世态沧桑总莫看,幽居容得一身安”,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世间变幻无常的态度,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人认为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才是真正的安身之所。

颔联“既焚笔砚惟存我,但课诗书胜作官”,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他选择放弃世俗的功名利禄,而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与自我修养之中,认为这样的生活比官场更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颈联“韵事初盟秋雁语,闲心直共浪花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秋雁的鸣叫作为韵事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与浪花共观,更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之中,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尾联“悟来万事皆如蜡,何必黄冠避俗难”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他认为,世间的种种事物最终都会像蜡烛一样消逝,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名利与束缚。诗人通过这一观点,倡导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听鹂轩》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逊之
朝代:清

李逊之,字肤公,江阴北漍赤岸人,明代御史李应升的儿子。明亡后,李逊之自称为"江左遗民",专心治史。辑录成《三朝野纪》,李应升曾嘱后代好读书,勤于农耕,故后代无有出仕者,但家风长传,乡里有誉。
猜你喜欢

生查子·其一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0)

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

海中群鱼化黄雀,林乌移巢避岁恶。

邺王城上秋风惊,昔时城中邺王第,只今蔓草无人行。

但见黄河咆哮奔碣石,秋风吹滩起沙砾。

翩翩动衣裳,游子悲故乡。

忽忆若耶溪头,采薪郑巨君。

南风溪头晓,北风溪头昏。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梦中叶落,觉有归意。归欤归欤,吾党成斐然。

君今生二毛,我亦非少年。

胡为车如鸡栖邺城里,朝风吹马鬃,暮风吹马尾。

与人三岁居,如何连屋似千里。

我则不狂,曾谓吾狂。

不吾知,亦何伤,安能户三尺喙家一吭。

人亦有言,人各有志。

吞若云梦者八九,长剑耿介倚天外。

有如陈仲举,庭宇亦不治。

吾乃今知贵不若贱无忧,富不若贫无求。

负日之燠吾重裘,芹子之饫吾食牛。

心战故臞,得道故肥。吾封侯,匹夫怀璧将谁尤。

归欤归欤,岂无扬雄宅一区。

舍前青山木扶疏,舍后流水有菰蒲。

今我不乐日月除,尺则不足寸有馀。

七十二钻莫能免豫且,无所可用乃有百岁樗,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

(0)

奉和御制兖州景灵宫太极观牌登路

崇丘紫馆集繁祯,躬勒璿题耀笔精。

藻卫森沉登广路,彩云摇袅入层城。

高侔曲密分都号,远法阳寥纪殿名。

真祖览观鸿庆茂,寿山从此倍峥嵘。

(0)

狐鼠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

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0)

甘草子·其一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0)

归去来

一夜狂风雨。花英坠、碎红无数。垂杨漫结黄金缕。

尽春残、萦不住。蝶稀蜂散知何处。?尊、酒转添愁绪。

多情不惯相思苦。休惆怅、好归去。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