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今届杖乡岁,黄发更精神。

昔年曾奉春酒,来祝魏城君。

此日桑弧高挂,刚好桃符新写,除夕即生辰。

坐听晓钟转,六十一年春。看膝下,兰共芷,凤偕麟。

诸孙环侍中外,济济卅馀人。

也学汾阳故事,每日颔之而己,羁角认难真。

既此是真乐,以外复何云。

(0)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以“杖乡岁”为题,描绘了作者在自己六十大寿之际,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

开篇“今届杖乡岁,黄发更精神”,点明了作者已至杖乡之年,但精神依然饱满,展现了老而不衰的风采。接着“昔年曾奉春酒,来祝魏城君”,回忆过去,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此日桑弧高挂,刚好桃符新写,除夕即生辰”,描述了作者在除夕这天迎来了自己的生日,桑弧高挂象征着长寿,桃符新写则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富有诗意。

“坐听晓钟转,六十一年春”,通过听钟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暗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接下来“看膝下,兰共芷,凤偕麟”,描绘了作者看到子孙环绕,如同兰花、芷草般茁壮成长,以及像凤凰和麒麟一样优秀,表达了对后辈的骄傲和期望。

“诸孙环侍中外,济济卅馀人”,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的和谐与繁荣,众多子孙齐聚一堂,场面热闹非凡。“也学汾阳故事,每日颔之而己,羁角认难真”,这里引用了汾阳王郭子仪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谦逊的态度,不以功臣自居,体现了高尚的品德。

最后,“既此是真乐,以外复何云”,总结全诗,表达了作者认为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就是真正的幸福,其他的一切都不足挂齿。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家庭情感和人生哲理,读来令人感动。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读书无与娱,日夕友猿狙。

喜悦深交至,参同未画初。

语边惊鬼魅,句里得真儒。

兹事忘来久,因君又起予。

(0)

隐居

隐居那用名,名没隐方成。

交绝身常定,心安病不生。

山肴珍白蕈,野饭美青精。

回视人间世,何如戏一棚。

(0)

观心

坐石夜观心,心明亡众覆。

一沼水涵秋,千山月如昼。

(0)

寄广恩藏山和尚

陈年佛法无人问,黄叶堆金不转官。

一卷山居诗更好,焚香只可作经看。

(0)

赵州婆子勘破话

木人岭上歌,石女溪边舞。

明月共同途,无私照今古。

(0)

菩萨蛮·其一

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

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

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