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届杖乡岁,黄发更精神。
昔年曾奉春酒,来祝魏城君。
此日桑弧高挂,刚好桃符新写,除夕即生辰。
坐听晓钟转,六十一年春。看膝下,兰共芷,凤偕麟。
诸孙环侍中外,济济卅馀人。
也学汾阳故事,每日颔之而己,羁角认难真。
既此是真乐,以外复何云。
今届杖乡岁,黄发更精神。
昔年曾奉春酒,来祝魏城君。
此日桑弧高挂,刚好桃符新写,除夕即生辰。
坐听晓钟转,六十一年春。看膝下,兰共芷,凤偕麟。
诸孙环侍中外,济济卅馀人。
也学汾阳故事,每日颔之而己,羁角认难真。
既此是真乐,以外复何云。
这首《水调歌头》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以“杖乡岁”为题,描绘了作者在自己六十大寿之际,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
开篇“今届杖乡岁,黄发更精神”,点明了作者已至杖乡之年,但精神依然饱满,展现了老而不衰的风采。接着“昔年曾奉春酒,来祝魏城君”,回忆过去,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此日桑弧高挂,刚好桃符新写,除夕即生辰”,描述了作者在除夕这天迎来了自己的生日,桑弧高挂象征着长寿,桃符新写则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富有诗意。
“坐听晓钟转,六十一年春”,通过听钟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暗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接下来“看膝下,兰共芷,凤偕麟”,描绘了作者看到子孙环绕,如同兰花、芷草般茁壮成长,以及像凤凰和麒麟一样优秀,表达了对后辈的骄傲和期望。
“诸孙环侍中外,济济卅馀人”,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的和谐与繁荣,众多子孙齐聚一堂,场面热闹非凡。“也学汾阳故事,每日颔之而己,羁角认难真”,这里引用了汾阳王郭子仪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谦逊的态度,不以功臣自居,体现了高尚的品德。
最后,“既此是真乐,以外复何云”,总结全诗,表达了作者认为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就是真正的幸福,其他的一切都不足挂齿。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家庭情感和人生哲理,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