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袁道生·其二》
《寄袁道生·其二》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不惜报书晚,将为握手期。

人今仍未见,书亦寄无时。

习懒予成癖,寸心君所知。

暮云回首处,持此慰相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寄袁道生(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不惜报书晚,将为握手期”,诗人不介意书信稍晚送达,期待着与友人相见的时刻。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等待,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接着,“人今仍未见,书亦寄无时”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见到友人,但书信也难以准时送达的无奈与遗憾。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习懒予成癖,寸心君所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因习惯于孤独而形成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友人理解的渴望。这里通过“习懒”和“寸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真实。

最后,“暮云回首处,持此慰相思”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诗人独自回望,以诗文寄托相思的画面。这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而真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时空距离下的相思之苦。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秋夜读书

高秋净炎暑,官居若蓬瀛。

落日人吏散,琴书有馀清。

烛至童子去,抚卷临前楹。

仰窥羲皇秘,俯探周孔情。

下上千万年,历历指掌明。

自从大道丧,圣哲希复生。

幸此未坠地,庶以开吾懵。

稍稍庭叶下,凄凄草虫鸣。

初月上东垣,露草光晶荧。

清景与心会,宵眠竟无成。

微吟倚青琐,天风起松声。

(0)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其五惠脉清流

泉何为兮此流,湛清泠兮岩之陬。

洗京洛兮缁尘,玩濠梁兮浮鯈。

渺真源兮何处,望龙山兮落日幽幽。

(0)

挽陕妇人

岂谓中途失少君,断琴残瑟乱纷纷。

梨花寒食夫君梦,知逐秦台几处云。

(0)

三月三日施侍御邀宴姚将军庄宅即旧名东郭草亭遗址·其二

日影迂龙辔,春光溢凤城。

绣衣乘暇出,翠幰逐空行。

姑蔑金盘露,郎邪石首羹。

簪缨杂巾褐,莫遣野人惊。

(0)

题衲子诗稿

得来应是呕心肝,磨破枯蒲几个团。

佛有语言唯说性,僧为文字不求官。

色离纨裤通身净,味带齑肠一点酸。

我欲强赓三五首,却怜无暇尽雕钻。

(0)

戴文进松崖

阴崖万古县,横出千岁松。

中有落涧遥,怒跃数白龙。

长年不闻声,发卷耳欲聋。

远楚夕莽苍,町疃回照红。

此域万物静,尚有坐二翁。

何必非夷齐,破衣萧萧风。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