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冕遗轩息万缘,归来閒地作神仙。
涉园靖节初成趣,得志庄周正乐全。
物外情随云鹄举,尊前身傍海鸥眠。
功成者去天之道,知退如公法自然。
脱冕遗轩息万缘,归来閒地作神仙。
涉园靖节初成趣,得志庄周正乐全。
物外情随云鹄举,尊前身傍海鸥眠。
功成者去天之道,知退如公法自然。
此诗描绘了一位卸下官冕,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高士形象。诗人以“脱冕遗轩息万缘”开篇,生动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退隐后的宁静生活。接着,“归来闲地作神仙”一句,将归隐生活比作神仙般逍遥自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涉园靖节初成趣,得志庄周正乐全。”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和庄子的典故,通过“靖节”和“庄周”,进一步深化了隐逸生活的哲学内涵,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物外情随云鹄举,尊前身傍海鸥眠”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功成者去天之道,知退如公法自然”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对功成名就后适时退隐的智慧与自然法则的尊重。整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人生如微尘,同一霄壤间。
可笑蠛蠓眼,但窥瓮中天。
钱塘俯沧海,八月壮涛澜。
始疑疋练横,旋作万马翻。
海门屹中开,方壶忽当前。
不知何巨鳌,为我戴三山。
银光射杰阁,玉笋垂朱栏。
须臾击飞雪,喷薄上帘颜。
相见各惊顾,日暮殊未还。
那知在空濛,但怪毛发寒。
平生云梦胸,始信宇宙宽。
安得凌云手,大笔如脩椽。
尽挽卷天浪,参差入豪端。
大江南渡是长干,北望清淮岁已寒。
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
鬓毛白尽空看镜,髀肉销来尚据鞍。
折箠不能笞黠虏,遗民犹有汉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