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轩种竹罢,好月到窗时。
坐我长松下,歌君流水诗。
墓田归野雀,疏雨落山葵。
偶值南来使,殷勤寄所思。
晴轩种竹罢,好月到窗时。
坐我长松下,歌君流水诗。
墓田归野雀,疏雨落山葵。
偶值南来使,殷勤寄所思。
这首明代诗人汪广洋的《寄崔元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晴轩种竹罢”,写出了诗人刚刚在晴朗的窗前种完竹子,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好月到窗时”暗示了时间已晚,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为接下来的独处时光增添了诗意。
“坐我长松下,歌君流水诗”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坐在高大的松树下,一边欣赏着月色,一边吟唱着崔元初的山水诗,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诗歌艺术的共享喜悦。这里以“流水诗”暗指崔元初的诗才如流水般流畅。
“墓田归野雀,疏雨落山葵”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象,野雀归巢,稀疏的雨点落在山葵上,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寓含着诗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偶值南来使,殷勤寄所思”表达了诗人意外遇见南来的使者,借此机会将心中的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崔元初。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齐宫沈沈堕残月,阊阖初开九重阙。
美人夜起理明妆,尽待君王向朝发。
君王朝发石头城,香车宝马从风行。
东方未瞻红日影,北郭始报天鸡声。
鸡声渐稀日色曙,君王射雉前冈去。
花眠柳暝不归来,别馆离宫料应住。
青山雅称开朱邸,词客三千集珠履。
书成鸿烈去作仙,玉轴生光蠹鱼喜。
莫向胡僧认劫灰,空王那解世间哀。
高筑层台缘施食,台城进食几人来。
六代烟花卷帘送,繁华谁醒江南梦。
玄武湖心三尺波,半作溪田野人种。
名山古熊耳,禹迹详记载。
嶙峋势如蹲,嵩华屹相对。
众峰互回抱,百里分向背。
中见双崖披,半壁色纯黛。
车轮愁欲脱,马力行苦惫。
摩空磴道盘,危步屐齿碍。
疏花坼林红,惊羽堕岩翠。
下视浮濛流,出涧仅如带。
随山三百折,始与洛水汇。
中原苦平衍,到此意殊快。
全秦收不得,奇沓落关外。
长空卷层阴,绝壑忽昼晦。
飞云过太行,流影逼衣袂。
因知二陵近,风雨如有待。
循途陟高冈,勇进非敢退。
投足得山坳,漫告仆夫瘁。
三年为刺史,白公当内移。
三年为刺史,李子去复来。
前后三年中,问我何施为。
催科不敢拙,那得抚字慈。
弭盗苦无术,遑问道拾遗。
惟民不我恶,我不民鄙夷。
以此两相得,未免情依依。
愧无西湖水,为汝溉田陂。
亦无天竺石,为我压舟资。
因我好吟咏,多投送行诗。
山野黄发叟,里巷垂髫儿。
伛偻各拜献,婉娈相扳追。
肫意良可念,柰多虚泛词。
恩德竟何有,吾犹自知之。
若系倩人作,尤不应我欺。
老者劝餐饭,幼者得携持。
不言已可乐,待我再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