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竟朝侪。
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闺季女饥。
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竟朝侪。
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闺季女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林木被斧伐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竟朝侪"两句,通过刻画秋日里人们在南山砍伐树木的情形,表现出一种紧迫和繁忙的氛围。这里的"荟蔚"指的是林木茂盛,而"工斤樵斧"则强调了劳动的艰辛和持续。
然而,在这样的忙碌之中,诗人却转而批评社会上的某些人只顾个人利益,漠视他人的困境。"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闺季女饥"两句,通过对比那些只知道追求个人的功名和利益的人与不知何时能够吃上一顿饭的贫穷妇女(季女)的对照,诗人表达了对这种不公现象的愤慨。这里的"青冥"指的是高远的天空,暗喻个人功名的追求;而"幽闺"则形容居住环境的偏僻和贫困。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其对当时社会问题深刻的关注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