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尽途中作》
《秋尽途中作》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

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jìnzhōngzuò
táng / guànxiū

xíngxíngfāngcǎoxiētándǎofēnfēn
shānjìnzhēnshēngqiángwén

cányángyàohēishuǐjìnkōngfén
xiāngqiánchéngchǔyún

注释
行行:形容连续不断。
芳草:青草。
歇:停止。
潭岛:水边的岛屿。
叶纷纷:落叶飘落的样子。
山色:山的景色。
路无尽:山路无边无际。
砧声:捣衣的声音。
客:旅人。
强闻:勉强听到。
残阳:傍晚的太阳。
曜:照耀。
极野:广阔的田野。
黑水:黑色的水。
浸:淹没。
空坟:空荡荡的坟墓。
那得:怎能。
无乡思:没有思乡之情。
前程:前方的路。
入:延伸到。
楚云:楚地的云雾。
翻译
一行行花草停止了摇曳,潭边岛上落叶飘零。
山路蜿蜒,山色连绵不断,远处的捣衣声让旅人勉强听见。
夕阳余晖照亮了广阔的田野,黑色的水流淹没着空寂的坟墓。
怎能没有思乡之情呢,前方的道路延伸进楚地的茫茫云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行中的景象。"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中,"行行"表达了游子的不停脚步,而"芳草歇"和"潭岛叶纷纷"则分别从草地和树木上描绘出秋天的景色,给人以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感觉。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两句,通过对山色与道路连绵不绝的描写,以及远处传来的砧声,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强闻"一词,更显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切感知。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两句,则是通过对夕阳与河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尽时节的萧瑟氛围。"残阳"和"黑水"都烘托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极野"和"空坟"则增添了一种荒凉与苍茫。

最后,"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那得"一词,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而"前程入楚云"则是说尽管旅途艰辛,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独特的哲思,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而又不失沉郁的情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送林光宇文学同高吴二茂才还闽四绝句·其二

吴江霜冷落枫丹,闽峤繁花正耐看。

识字儿曹师友意,春风桃李不成寒。

(0)

娱晖滩

滩头垂杨好系船,杨枝戏水桃花颠。

枕流漱石从他误,白眼卧看沧浪天。

(0)

再送伯玉至清洋口

君携胡建我曹丘,各拥双株玉树秋。

两地客星分不得,清洋中半是鸿沟。

(0)

陆少宰与绳北上迂道见访山中赠别·其四

浊酒离亭望眼孤,明朝春色傍艖䒀。

燕中啼鸟知无数,莫遣空林闻鹧鸪。

(0)

送曹子念文学游闽还访天台·其三

冰盘不肯荐杨梅,五月闽天锦作堆。

日啖红香三百颗,可应单为荔枝来。

(0)

穆考功敬甫早岁乞休惟以读书苦吟为事今年拟少陵秋兴八首使其子光胤习右军书书之见寄走笔为谢得四绝句·其四

羊家小婢学夫人,到底悲欢不属身。

争似娙娥妆洗尽,自然冰玉离风尘。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