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七日霜》
《八月十七日霜》全文
清 / 方式济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

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

早霜才一夕,不缓须臾恩。

穷边无林柯,后凋谁与言。

柔条爱戕伐,悼惜同兰荪。

回忆故乡暖,万里伤征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夜的凄凉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酷与生命的脆弱。

首句“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描绘了一幅夜晚寒冷的画面,土床在夜间散发出的寒气让人感到彻骨之冷,即便是火也无法驱散这份寒冷。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土床赋予了生命,使其仿佛具有感知寒冷的能力,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寒冷。

接着,“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描述了诗人起身查看自己亲手种植的花朵,却发现它们已经倒伏在墙角和篱笆的根部。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与爱护,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早霜才一夕,不缓须臾恩”则表达了对短暂而残酷的自然现象的感慨。早霜降临,仅仅一夜之间,就夺走了花朵的生命,没有给予它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或抵抗。这句诗揭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穷边无林柯,后凋谁与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偏远之地,没有树木可以提供庇护,那些最后凋零的植物无人倾听其哀鸣。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忧虑,也隐含了对社会边缘群体命运的关注。

“柔条爱戕伐,悼惜同兰荪”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被无情摧残的痛惜之情。柔弱的枝条被无情地砍伐,如同悼念着兰花和香草一样,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破坏行为的谴责。

最后一句“回忆故乡暖,万里伤征魂”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忆起温暖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征战者的思念和哀伤。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也寄托了对远离家乡、在外征战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脆弱性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方式济
朝代:清

(1676—1717)清安徽桐城人,字沃园。方登峄子。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内阁中书。因《南山集》案株连,随父戍黑龙江,卒于戍所。所至必考核古迹。工诗,有《述本堂诗集》二卷,并附有《龙沙纪略》。
猜你喜欢

夏驾湖夜汎

湖口交云脚,憨烟一万梢。

盲舟逢石怒,狂韵解山嘲。

野有螺开舍,人如鸟失巢。

愁燐方结阵,竖指画乾爻。

(0)

翠楼吟.瓠庵北楼夜宴和白石韵

海泪珠零,霜歌剑涩,边庭未报环赐。

鸥盟云水续,漫吟入江城哀吹。

西山摇时,念病眼离青,秋眉销翠。吴娃丽。

篴中杨柳,断肠声细。胜地。

瓠落能容,笑谢家棋墅,百年儿戏。

凉风归燕早,但残照乌衣邻里。

尊前愁味,有半壁诗尘,一楼花气。横波外。

旧情还见,月棱新霁。

(0)

虞美人.拟宫词春怨

罗屏梦冷燕云绿。山枕销香玉。手挼裙带绕阶行。

肠断故宫残月五更莺。桦烟钿毂嬉春夜。

往事空花谢。杏梁双燕守长门。

犹似替人朝暮话君恩。

(0)

买陂塘.题研北松江蟹舍图追和七芗韵

望吴淞、廿年重到,半江依旧寒翠。

斜阳小断回潮上,柔橹声声摇曳。镫影里。

听郭索、滩头谱入冰弦细。乡心唤起。

笑客馔尖团,一诗难换,珍重此佳味。

渔歌好,到眼江湖满地。几人堪与同醉。

横云山下云横处,相约木兰舟舣。秋美矣。

指隔渚、团茅不辨谁兄弟。持螯未已。

便香蚁重倾,香齑重捣,香外海涛沸。

(0)

过碣石逢九日

不为谈天来碣石,只缘探海入蓬莱。

三山晓日晴千里,万灶杉云酒一杯。

白羽已随蛮嶂尽,黄花偏向战场开。

风流不减桓司马,醉倚星岩落帽回。

(0)

读史述·其十五周瑜

公瑾起江东,翩翩美年少。

瞒兵百万来,风流剧谈笑。

一箭火鸦发,糜烂连天徼。

黑焰走江陵,飞光落刀鞘。

奔涛沸鼙鼓,鲛舞鲸鱼跳。

赋诗横槊人,惊魂腥孤峤。

潮转紫旗回,江青发红照。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