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八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其八十九》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释迦世尊已成正觉,弥勒大士当来下生。

老卢持过岭南,达磨携来东土。

各谓度生已毕,我愿云周如何。

六道四生犹在,土石诸山未殒。

净妙国土不逢,为是愿力未充。

为是业果难尽,为复别有道理。

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0)
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度生和愿力的深刻哲学问题。诗人通过“释迦世尊已成正觉,弥勒大士当来下生”这一开篇,引入了佛学中的重要概念,即佛陀的觉悟与未来佛弥勒的降临。接着,“老卢持过岭南,达磨携来东土”则提到了两位著名的佛教传教者,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传播过程。

“各谓度生已毕,我愿云周如何”表达了对度化众生是否完成的疑问,引出后续对宇宙万物状态的探讨。“六道四生犹在,土石诸山未殒”描述了宇宙中存在的各种生命形态以及自然界的永恒存在,暗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净妙国土不逢,为是愿力未充”则提出了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发对愿力是否足够强大以实现理想境界的思考。

最后,“为是业果难尽,为复别有道理”深入探讨了因果报应的复杂性,以及是否存在超越现有理解的真理或法则。而“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以日常生活中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深入理解事物需要全面、深入的探索与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哲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因果关系及理想境界的深邃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融合的特色。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曾伯贡主簿挽诗二首·其二

我壮君初冠,相逢便定交。

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黄茅。

人物王兼谢,诗声岛与郊。

病来无气力,不得奠兰肴。

(0)

黄世成挽辞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

宁登逸民传,不著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0)

益公和白花青缘牡丹王字韵诗再和以往

渠是花中异姓王,平园小试染花方。

冰霜洗出春风面,翡翠轻棱叠雪裳。

夜领素娥酌青女,晓看国色带天香。

更将秋菊潭心水,滴作䒠茸月蕊黄。

(0)

送朝士使虏

又见皇华赋北征,谪仙俊气似秋鹰。

诗成紫塞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0)

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其一

君诗日日说归休,忽解西风一叶舟。

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

职亲六阁仍金马,喜入千屯看木牛。

绣斧光华谁不羡,一贤去国欠人留。

(0)

送李制干季允擢第归蜀

玉立长身太史公,诸郎个个有家风。

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鸿雁双衔月宫桂,鹓雏独恋蜀山桐。

何如天网笼云表,三凤都归上苑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