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设定了时间与地点,是在九月份,在长江下游的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附近。这里通过“楼头”和“广陵”的提及,既描绘出诗人所处的高阔之地,又指出了远方的地理标志。
接着,“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一句中,“秋色”即秋天的景象,以“明”字形容其清晰可见。这里的“海县”可能是指当时广陵附近的某个地方,而非今日之海安县。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静谧的秋日氛围。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则转入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夜里看到归途的船帆,联想到了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朋友,并提及了昨天写给这位朋友的信件。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最后,“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中,“�姓名叟”可能是指某位隐居的高士或朋友,而“垂纶不见鱼”则形容诗人在等待、期待着什么,但却一无所获。这里可以解读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某种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感受和心理状态。
筑坛拜日恩虽重,蹑足封时虑已深。
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
学兵须学兵无敌,学医须学医无疾。
学诗须学诗无邪,绝义世间非浪出。
长虹贯日天与力,枯肠正好耕六籍。
舞雩千载咏而归,小技文章那可屈。
蜀阜家风日日奇,万竹深园暮天碧。
朱丝好鸟共幽哢,迭奏黄钟与无射。
儿曹作计终自爱,莫把榆枋碍云翼。
康节有言良足珍,衣到弊时多虮虱。
正梧阴碧转,扇浪凉生,渐回秋意。
祥绕朱门,有崧灵钟瑞。
笔走龙蛇,句雕风月,好客敦高谊。
苏小琵琶,绿珠箫管,日添罗绮。
邃阁清班,贰车清政,奕叶蝉联,世间谁比。
行侍甘泉,趁青春荣贵。
尽卷虾须,满斟鹦鹉,向画堂沉醉。
铜狄摩挲,蓬莱清浅,八千椿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