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纪艳十首·其一》
《蝶恋花.纪艳十首·其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刘氏三娘双姊妹。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

梵字阑干花影碎,妆楼恰与春波对。

两小后堂曾博簺。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

传语翾风空至再,蝉钗只靠秋千背。

(0)
鉴赏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女子生活画卷。开篇“刘氏三娘双姊妹”,以“刘氏三娘”点明人物身份,暗示她们来自富贵之家,“双姊妹”则透露出姐妹情深。接着“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通过“生小繁华”展现她们从小生活在繁华之地,“家住鸡鸣埭”则点明具体居住地,鸡鸣埭是苏州的一条著名街道,此处暗含着环境的优雅和生活的富足。

“梵字阑干花影碎,妆楼恰与春波对。”这两句描绘了姐妹们的生活场景,她们的妆楼与春水相对,映衬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其中“梵字阑干花影碎”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影在栏杆上破碎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女性的柔美与细腻。

“两小后堂曾博簺。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这两句回忆了姐妹们小时候在后堂玩耍的情景,以及阿母(母亲)在帘前看着她们嬉戏的画面,表达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这里通过“曾博簺”这一游戏,展现了儿童时期的欢乐与纯真。

最后,“传语翾风空至再,蝉钗只靠秋千背。”这两句则以飞翔的微风和秋千为背景,通过“蝉钗”这一细节,进一步描绘了姐妹们的青春活力与美好。其中“空至再”可能暗示了某种期待或遗憾,而“蝉钗只靠秋千背”则形象地表现了少女们在秋千上的轻盈姿态,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女子的美丽生活,以及她们在家庭中的温馨与快乐,同时也蕴含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皇甫水部之荆州·其二

襄阳小泊访山公,樽酒心期异代同。

江上楚声听不尽,铜鞮争唱月明中。

(0)

送徐进士子绳谪建阳少尹·其五

九日潭空龙独眠,三春雷雨建阳天。

荔枝花发啼黄鸟,闽海迢遥望日边。

(0)

秋雨连绵南望洛阳因寄吴大理温中丞谢给事刘兵宪吕太守词丈

白首飘蓬来自西,旧交南望感云泥。

周南文物犹逢汉,邺下词人久别齐。

河涨蛟龙秋怒转,雨昏乌鹊夜愁栖。

嵩峰暗落三花树,空约登攀去路迷。

(0)

送蹇武选子修使秦中便道还巴郡

都亭离宴对斜晖,万里星轺岁暮归。

蜀岭云低迎昼锦,巴江草绿换春衣。

天连上国书难达,山断中原梦不违。

南北严兵当此日,岂容常掩故园扉。

(0)

春日洹上过田深甫对酌

梁客才名康乐齐,北来献赋此幽栖。

春流回合孤村外,晚照苍茫万柳西。

烟浦横舟閒把钓,花台对酒漫分题。

太行一望高无极,相约登临杖短藜。

(0)

西池园赏芍药

王门设宴款应徐,红药相鲜映广除。

地簇晚芳群蝶下,天留春色万花馀。

愿将绣幕通宵护,讵使清樽半日虚。

共醉琼楼重吟赏,莫言玄圃是仙居。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