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门不易求,半月在林丘。
已与山水别,难为花木留。
孤怀归静夜,远会隔高秋。
莫道无言去,冥心在重游。
闲门不易求,半月在林丘。
已与山水别,难为花木留。
孤怀归静夜,远会隔高秋。
莫道无言去,冥心在重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自然景物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闲门不易求"一句开篇,通过“闲门”来表达一种隐逸、清静的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状态的难得。紧接着,“半月在林丘”则描绘出诗人所处环境,是夜深人静之时,月亮悬挂于山林之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已与山水别"表明诗人即将离开这片山水,而“难为花木留”则透露出一种不舍、依依惜别的情感。自然景物似乎也成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反映出他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孤怀归静夜"一句,通过“孤怀”二字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而“归静夜”则是诗人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安宁。紧随而来的“远会隔高秋”,则表明了诗人对未来重逢之地的渴望,但现实中却被时间与空间所隔绝。
最后,“莫道无言去”似乎是在劝告自己或他人,在离别时不要有太多的话语,而“冥心在重游”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个地方的留恋和回忆,仿佛在精神上重返那个场所。
整首诗通过山水之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以及他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邃而复杂的心境。
春水平原天可拍,夏日如焚天可拆。
哀哉农民亦良苦,厌见常旸与常雨。
去秋鄱阳偶中熟,巨室犹言廪无谷。
万亩家输数千斛,路旁安得黔敖粥。
吾君罪己同禹汤,思起傅岩调雨旸。
暂勤千骑作南伯,要使炎峤无馀殃。
白首论文得蔡侯,江东尊酒半年游。
龙头家世高千佛,骥足声名重一州。
方喜同僚吴芮国,不堪回首仲宣楼。
送君撩我思乡意,薄有田园归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