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山家》
《留别山家》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闲门不易求,半月在林丘。

已与山水别,难为花木留。

孤怀归静夜,远会隔高秋。

莫道无言去,冥心在重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biéshānjiā
táng / pín

xiánménqiúbànyuèzàilínqiū
shānshuǐbiénánwèihuāliú

怀huáiguījìngyuǎnhuìgāoqiū
dàoyánmíngxīnzàizhòngyóu

注释
闲门:清静的门。
不易:不容易。
求:寻找。
半月:半掩的门。
林丘:树林和山丘。
山水别:与山水分别。
花木留:挽留花木。
孤怀:孤独的心。
静夜:静静的夜晚。
远会:遥远的约定。
冥心:内心深处。
重游:再次重游。
翻译
清静的门不容易找到,它隐藏在半掩的树林和山丘之间。
我已经与山水分别,难以再挽留花木的陪伴。
孤独的心在静静的夜晚寻找归宿,遥远的约定等待着深秋的到来。
不要说我无声离去,我内心深处渴望再次重游此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自然景物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闲门不易求"一句开篇,通过“闲门”来表达一种隐逸、清静的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状态的难得。紧接着,“半月在林丘”则描绘出诗人所处环境,是夜深人静之时,月亮悬挂于山林之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已与山水别"表明诗人即将离开这片山水,而“难为花木留”则透露出一种不舍、依依惜别的情感。自然景物似乎也成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反映出他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孤怀归静夜"一句,通过“孤怀”二字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而“归静夜”则是诗人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安宁。紧随而来的“远会隔高秋”,则表明了诗人对未来重逢之地的渴望,但现实中却被时间与空间所隔绝。

最后,“莫道无言去”似乎是在劝告自己或他人,在离别时不要有太多的话语,而“冥心在重游”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个地方的留恋和回忆,仿佛在精神上重返那个场所。

整首诗通过山水之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以及他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邃而复杂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闻马纲复行旧路圣主之恩诸公奏议之力也元章用前韵喜而和之

利博仁言亟奏闻,恩光万里烛夔门。

纲船已免□□□,栈道不应愁鹘孙。

村落烟馀烟火□,□□□息斧斤痕。

坐看巴蜀回生意,放我欢呼到酒尊。

(0)

赠讷老

路入侯溪无故侯,梵王祠宇占清幽。

语言文字真吾病,喜共维摩大士游。

(0)

张安国舍人以南陵鄱阳雨旸不同示诗次韵

春水平原天可拍,夏日如焚天可拆。

哀哉农民亦良苦,厌见常旸与常雨。

去秋鄱阳偶中熟,巨室犹言廪无谷。

万亩家输数千斛,路旁安得黔敖粥。

吾君罪己同禹汤,思起傅岩调雨旸。

暂勤千骑作南伯,要使炎峤无馀殃。

(0)

次何宪韵

毛颖神明更好须,飞腾入月跨蟾蜍。

谁将银管为封邑,端为金华妙简书。

凤翥龙蟠文未称,日光玉洁字还疏。

何如今代何平叔,笔阵词源总莫如。

(0)

送蔡倅

白首论文得蔡侯,江东尊酒半年游。

龙头家世高千佛,骥足声名重一州。

方喜同僚吴芮国,不堪回首仲宣楼。

送君撩我思乡意,薄有田园归去休。

(0)

左原诗三十二首·其十三松罗岩

插天万仞绝攀跻,岩顶松罗不是栽。

廊庙须材作梁栋,人间斤斧可能来。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