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
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
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
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
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
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
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
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
这首清代诗人费应泰的《桃源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首句“不识桃源路”,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寻找,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次句“舟人指故山”,通过舟人的指引,引入了神秘而遥远的桃源所在。
“白鸥秋水外”与“黄叶夕阳间”两句,以自然景物烘托出桃源的宁静与祥和,白鸥翱翔于秋水之上,黄叶飘落在夕阳余晖中,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认为尘世的境遇虚幻,现实中的渔夫故事可以被看作是虚构的。
尾联“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在世事纷扰的“朝市”中,诗人始终保持着对桃花源般清净世界的感知,仿佛洞门常开,随时可以逃离尘嚣,回归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浮华的超脱,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宓妃肌肤莹冰雪,体素含香夐清绝。
骊宫夜寒愁不眠,微步沧洲拾明月。
月光如练波茫茫,仙魂不归愁断肠。
湘娥含颦老龙泣,鲛人洒泪铜槃湿。
瑟瑟江风吹梦醒,翠袖笼寒袜罗冷。
白露无声满瑶草,烟水迢迢镜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