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芳事又匆匆。奈何轻付与,病愁中。
楼头已过楝花风。柳棉飞似雪、舞晴空。
绿窗人静展书慵。愁多如中酒,鬓云松。
送春时候太惺忪。蛛丝偏有意、挽残红。
一年芳事又匆匆。奈何轻付与,病愁中。
楼头已过楝花风。柳棉飞似雪、舞晴空。
绿窗人静展书慵。愁多如中酒,鬓云松。
送春时候太惺忪。蛛丝偏有意、挽残红。
这首清代张令仪的《朝玉阶·春晚》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感慨。起句“一年芳事又匆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春天的繁华仿佛在瞬间消逝。接着,“奈何轻付与,病愁中”流露出词人因病痛和愁绪而无法尽情享受春光的无奈。
“楼头已过楝花风”写出了楝花飘落,春风拂过楼头的场景,暗示着春意阑珊。随后,“柳棉飞似雪、舞晴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柳絮漫天飞舞,如同雪花般在晴朗的天空中翩翩起舞,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最后盛景。
进入下片,词人的情绪进一步深化。“绿窗人静展书慵”描绘了词人独处室内,面对书籍却无心翻阅的慵懒状态,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愁绪。“愁多如中酒,鬓云松”运用比喻,形容愁苦之深重,连头发都显得稀疏零乱。
结尾“送春时候太惺忪。蛛丝偏有意、挽残红”表达了词人对春去的清醒而又感伤的认识,即使蛛网有意挽留那些凋零的花朵,也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春末的深深眷恋和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舍人早达擅才名。写孤怀、聊寄丹青。
红袖俨成行,清丝奏出新声。牙签满、图史纵横。
便便腹,指点双鬟索酒,小妇鸣筝。
且闲情作达,蜗角讵堪争。飞腾。
看徵逐如许,浑冷落、翠黛金罂。
千古有彦瑜,知己长揖为朋。世人谁醉、复谁醒。
破愁城,吾衰读书恨晚,杯酌难胜。
尽风流三般,总让与汪生。
素空霁雨,耸芙蓉千仞,苍岩高出。
凉浴山河风露下,冷浸一枝秋碧。
芳影婆娑,天香缥缈,散满诗书室。
有人吟讽,恍然身世清特。
闻道绝顶凌霄,梯云有路,相近蟾蜍窟。
玉宇琼楼盈尺五,寒气逼人毛骨。
金粟侵衣,檀薰着酒,引上登仙屐。
嫦娥微笑,手中掷下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