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鞦韆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鞦韆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安静而宁馨的春日午后情景。开篇“南园春半踏青时”即设定了季节与环境,春意盎然之际,诗人在园中漫步于绿意盎然之中。
紧接着,“风和闻马嘶”一句,则通过听觉将读者带入画面,使人仿佛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马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随后,“青梅如豆柳如丝”细腻地刻画了春天植物的生长状态,既表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致,也描绘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日长蝴蝶飞”一句,则捕捉到了阳光与昆虫共舞的瞬间,增添了一丝生动与活力。下片“花露重,草烟低”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景色中水汽和植物气息的浓淡变化。
“人家帘幕垂”一句,则将视线拉回到人居环境,帘幕随风轻拂,透露出隐约的生活气息。接着,“鞦韆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两句,以柔和的笔触描绘了室内的温馨与闲适,以及燕子的归巢,增添了一份家庭的温暖感。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宁静,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侯幽隐直城东,草树扶疏一亩宫。
曾珥貂珰为近侍,却纡绦褐作闲翁。
高吟拥鼻诗怀壮,雅论持衡道气充。
厌尽繁华天上乐,始将踪迹学冥鸿。
迟君日日数归程,到得君归我已行。
一路好山思共看,半年有酒不同倾。
吾侪正坐清贫累,各自而今白发生。
人物渺然须强饭,天工应不负才名。
畏途谢排斥,造物遂初志。
彼虽快其私,我独佩嘉惠。
爱憎有回牙,恩怨或倒置。
得马岂君福,凿渠真我利。
向使老班行,兹事恐遂废。
三径幸足乐,一瓢聊自寄。
兴来或歌呼,客至任醺醉。
以此终百年,何用一品贵。
犹胜白首归,流光忽西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