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
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
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创作的《送广帅秩满之官丹阳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将军在边塞上的英勇与坚守,以及对其离别时的情感寄托。
“北门卧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这两句强调将军在北方边关的重要职责,他如同年迈而仍精力充沛的老人,守卫着国家的要塞。他的内心充满了指挥十万大军的勇气和能力。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铁瓮作长城。” 这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将军如同天空之借助高山来降落明亮的月亮,他的身体坚不可摧,如同用铁制成的瓮器,筑成了长城一样坚固。
“何如岭上因归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这两句诗转折,表达了将军在山岭之上思念归途的情感,他采撷了山间的梅花,因其酸涩而用以调和心中的苦楚。
“已有紫泥教诣阙,便应留住付钧衡。”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将军离别时的不舍,希望他能够留下一些遗迹或物品,以作为记念,并且通过这些物件来传递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的高超诗艺,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于边塞将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防御和忠诚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