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悲歌涕滴胸,清时一向老英雄。
白狼黑犬如相犯,愿语南山矍铄翁。
击剑悲歌涕滴胸,清时一向老英雄。
白狼黑犬如相犯,愿语南山矍铄翁。
这首诗《秋夜偶书》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击剑悲歌涕滴胸”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愤与悲凉。诗人以击剑和悲歌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不平和对时局的忧虑。接着,“清时一向老英雄”一句,既是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也是对当前社会清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诗人似乎在说,在这样一个看似太平的时代,自己这样的英雄人物却只能默默老去,无法施展抱负。
后两句“白狼黑犬如相犯,愿语南山矍铄翁”,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愿望。他希望像南山的老翁一样,能够直言不讳,为国家和人民发声,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象征为“白狼黑犬”),也愿意挺身而出。这里的“南山矍铄翁”不仅代表了诗人对智慧和经验的渴望,也寄托了他对能有一位智者或老成持重之士能够站出来,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我卜山中居,柴门林际开。
湖光并野色,一一入吾怀。
勿言此居好,殆与素心乖。
越鸟当北翔,夜夜思南栖。
蛟龙去窟宅,常怀蛰其泥。
此土固云乐,我事寡所谐。
惟于酣醉中,归路了不迷。
时时沃以酒,吾驾亦忘回。
穷冬霜露下,谷风转凄其。
以今四运周,感兹百卉腓。
披榛归北圃,墟里故依依。
桑竹馀朽株,台榭有遗基。
野老相与至,嘲谐谈昔时。
谈罢辄引觞,陶然无所思。
纷纭世中事,寒暑相盛衰。
此理苟不胜,役役徒尔为。
既以适吾愿,何能忽去兹。
名花初发爱轻阴,翠袖红妆渐满林。
步入锦帷香径小,醉扶银烛画堂深。
妖饶喜识春风面,零落愁关夜雨心。
多幸凤皇池上客,为抽劳思写清吟。
河间王郎后王粲,文采风流发奇干。
十年挟策胄子学,博士先生此邻县。
登楼作赋少追骚,六代同风扫糜烂。
孰知王郎气骨高,声处箴官执□弹。
大朝陈署统乌府,三语从容五行雁。
案头可但抱成书,簪笔□□曾坐旦。
浙河以西风纪难,官寺狼残民久散。
定应敷奏一鸣汤,未数威棱三斗炭。
且令风裁徒事幕,三尺持平金石贯。
喜见清□出冰雪,又送文溪入秋汉。
南端文法重检详,架阁名官资主辩。
皂囊白简不敢咨,如守遗珠剑空盼。
九重关内急群言,天子英明在东观。
寄语西来王子渊,早颂贤臣职台谏。
谏章前一及东南,且为盐租发长叹。
《送王知事迁台架阁》【元·杨维桢】河间王郎后王粲,文采风流发奇干。十年挟策胄子学,博士先生此邻县。登楼作赋少追骚,六代同风扫糜烂。孰知王郎气骨高,声处箴官执□弹。大朝陈署统乌府,三语从容五行雁。案头可但抱成书,簪笔□□曾坐旦。浙河以西风纪难,官寺狼残民久散。定应敷奏一鸣汤,未数威棱三斗炭。且令风裁徒事幕,三尺持平金石贯。喜见清□出冰雪,又送文溪入秋汉。南端文法重检详,架阁名官资主辩。皂囊白简不敢咨,如守遗珠剑空盼。九重关内急群言,天子英明在东观。寄语西来王子渊,早颂贤臣职台谏。谏章前一及东南,且为盐租发长叹。
https://shici.929r.com/shici/RDeqfd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