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三》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三》全文
清 / 张笃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羽书百道起黄尘,一马临江入紫宸。

国耻不言教战士,时危亟欲选才人。

空馀跋扈桓宣武,岂有勤王温太真。

燕雀巢堂朝夕计,延秋门外走踆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动荡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况,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望。

首句“羽书百道起黄尘”,以“羽书”象征紧急军情,形象地描绘出战事频发、烽火连天的紧张局势。“一马临江入紫宸”,则展现了边疆将领单骑赴京,直面朝廷的壮烈情景,暗含着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国耻不言教战士”,强调了在国家遭受耻辱之时,应激发战士们的斗志,而非言语上的安抚。“时危亟欲选才人”,则表达了在危急时刻,急需选拔贤能之士来拯救国家的迫切心情。

接下来,“空馀跋扈桓宣武,岂有勤王温太真”,通过对比桓温(历史上著名的跋扈将军)和温庭筠(唐代诗人,以《菩萨蛮》闻名),表达了对当时缺乏真正能为国家效力的英雄的感慨。桓温虽有勇力,但行事专横,而温庭筠虽才华横溢,却非军事领袖,暗示了当时社会缺少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物。

最后,“燕雀巢堂朝夕计,延秋门外走踆踆”,以“燕雀”比喻那些在朝廷中谋取私利的小人,他们每天都在策划着自己的利益,而真正的救国之士却在门外徘徊,无法进入权力中心发挥作用。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腐败与混乱,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对现实状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英雄缺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作者介绍

张笃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詶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少读黄帝书,肯不笑机事。

意犹负深衷,未免名迹累。

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

甘为风波人,岂复江海意。

担簦平台下,是日饮羁思。

逢君道寸心,暂喜一交臂。

绪言未及竟,离念已复至。

宁陵望南丘,云雨成两地。

途殊迹方间,河广流且驶。

暮帆望不及,览赠心欲醉。

爱君如金锡,昆弟皆茂异。

奕赫连丝衣,荣养能锡类。

君子道未长,深藏青云器。

巨鳞有纵时,今日不足议。

唯当加餐饭,好我袖中字。

别离动经年,莫道分首易。

(0)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

雨罢山翠鲜,泠泠东风好。

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

谁谓峰顶远,跂予可瞻讨。

忘缘祛天机,脱屐恨不早。

祗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

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

(0)

送别荆南张判官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0)

严陵祠

汉主召子陵,归宿洛阳殿。

客星今安在,隐迹犹可见。

水石空潺湲,松篁尚葱茜。

岸深翠阴合,川回白云遍。

幽径滋芜没,荒祠幂霜霰。

垂钓想遗芳,掇蘋羞野荐。

高风激终古,语理忘荣贱。

方验道可尊,山林情不变。

(0)

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一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

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

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

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

(0)

嘲飞卿七首·其五

愁机懒织同心苣,闷绣先描连理枝。

多少风流词句里,愁中空咏早环诗。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