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蹴危梁翠拥沙,钟声微径入深花。
嘴红涧鸟啼芳草,头白山僧自捍茶。
松色摧残遭贼火,水声幽咽落人家。
因寻古迹空惆怅,满袖香风白日斜。
水蹴危梁翠拥沙,钟声微径入深花。
嘴红涧鸟啼芳草,头白山僧自捍茶。
松色摧残遭贼火,水声幽咽落人家。
因寻古迹空惆怅,满袖香风白日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开篇“水蹴危梁翠拥沙”一句,以动人的意象展现出溪流在险峻的桥旁潺潺流过,两岸翠绿的植被如同拥抱着细软的河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致。紧接着,“钟声微径入深花”则通过耳濡目染的手法,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在幽深的小径间回荡,与盛开的花朵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嘴红涧鸟啼芳草”这一句,描绘了春日里鸟儿的活泼可爱,它们在鲜花盛开的野草间歌唱,口鼻间露出的嫣红,更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而“头白山僧自捍茶”则切换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一位年迈的和尚独自在深山里采摘茶叶,这不仅展示了僧人的平和生活,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定。
然而,“松色摧残遭贼火”一句却带来了沉重的情绪,原来这片美丽的风景曾经遭受过战乱之害,连古老的松树也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哀伤的痕迹。紧接着,“水声幽咽落人家”则描写了溪流的声音在山谷间回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种声音似乎也带有一丝悲凉。
最后两句“因寻古迹空惆怅,满袖香风白日斜”,诗人在追寻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遗迹时,不禁感到一阵心中的凄凉。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够从大自然中获得安慰,衣袖间沾带着的是春日里花草散发出的清香,而白昼渐渐西斜,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活与毁灭、宁静与凄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
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霢霂时雨霁,清和孟夏肇。
栖宿绿野中,登顿丹霞杪。
敬仰高人德,抗志尘物表。
三空豁已悟,万有一何小。
始从情所寄,冥期谅不少。
荷衣步林泉,麦气凉昏晓。
乘风面泠泠,候月临皎皎。
烟崖憩古石,云路排征鸟。
披径怜森沈,攀条惜杳袅。
平生忘是非,朽谢岂矜矫。
五净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