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
允祚五十代,颜孟东西邻。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岂应发肤体,竟此成湮沦。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
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
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五贤配西序,馀沥波杨荀。
肥马视轻服,此景良清新。
微言苟不及,往迹亦易陈。
安得沂水上,菊泉荐斯人。
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
允祚五十代,颜孟东西邻。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岂应发肤体,竟此成湮沦。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
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
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五贤配西序,馀沥波杨荀。
肥马视轻服,此景良清新。
微言苟不及,往迹亦易陈。
安得沂水上,菊泉荐斯人。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奕所作,名为《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允祚五十代,颜孟东西邻。" 这几句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诗人远眺着鲁国的遗址,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姬水和孔庙都显得有些荒凉,这里不仅有自然的沧桑,更有文化的厚重。允祚五十代指的是长达五十代的祭祀传承,而颜回和孟子东西相邻,既是地理位置的描述,也象征着儒家学说的重要性。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岂应发肤体,竟此成湮沦。" 诗人在寻找那些能够坐在古庙中与之对话的前贤,然而被杂草和荒野所覆盖的遗迹让人感叹历史的无常。这里的“岂应发肤体”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文化遗产的困惑。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铿尔的声音象征着文化的传递,而“续道韵”则是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发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家族血脉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能够被后人祭祀的伟大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感慨于那些虽然已经逝去,但仍旧留下遗迹和影响的人物。
"五贤配西序,馀沥波杨荀。肥马视轻服,此景良清新。" 这几句描写了一种宁静美好的画面,其中“五贤”可能是指古代的圣贤,而“西序”则是在表达一种文化传承的秩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慨,以及对于如何维护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思考。
昔在战国时,吴生固多奇。
弱鲁偶以将,彊齐不能支。
聿来守西河,纵横各有施。
黔首乐无贰,财用日以滋。
士卒思致命,官事咸允釐。
韩赵既来宾,秦人怯东窥。
魏郊昔多垒,中外安且熙。
当时计其功,谁复相等夷。
盛德乃不器,中智各有宜。
由来秉国钧,不类提军绥。
论列谩纷错,至当难重违。
桓桓盖世气,低徊下卑辞。
石桥不得往,乌药不寄来。
空令图画里,指点说天台。
佳人谅诚素,鸣佩若可取。
王孙忘情事,不学郑交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