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蛩》
《蛩》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月冷莎庭夜已深,百虫声外有清音。

诗情正苦无眠处,愧尔阶前相伴吟。

(0)
注释
月冷:月色寒冷。
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
夜已深:深夜时分。
百虫声:各种昆虫的鸣叫声。
清音:清脆的声音。
诗情:创作诗歌的情感。
正苦:非常浓烈。
无眠:难以入睡。
愧:感到惭愧。
尔:你。
阶前:台阶前。
相伴吟:陪伴着吟唱。
翻译
月光下的莎草庭院已深沉,虫鸣之外还传来清脆的声音。
我诗兴浓厚却难以入眠,惭愧你在阶前伴我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通过月冷莎庭和百虫声外清音两个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慨自己不能入睡,与那些能够在阶前相伴吟唱的虫鸣形成了对比。

"月冷莎庭夜已深"一句,通过月光下的草地(莎庭)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寂静的氛围。这里的“冷”字,不仅形容了月色,更暗示了一种孤独和凄清的情感。而“夜已深”,则加强了时间上的宁静与寂寞。

"百虫声外有清音"这句,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声音美。这里的“清音”可理解为一种比喻,即那份来自大自然、纯净而又和谐的声音,它们在夜晚的宁静中显得尤为突出。

接下来的两句"诗情正苦无眠处,愧尔阶前相伴吟"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因为无法入睡,而感到了一种苦恼(“诗情正苦”),这种苦恼源自于他不能像那些虫鸣一样,与夜晚和谐共处,故有“无眠处”的叹息。而"愧尔阶前相伴吟"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在月光下与自己作伴的虫鸣感到惭愧,因为它们不仅能够享受这宁静的夜晚,还能以歌唱的方式与之和谐共处,而诗人却不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融入大自然、无法与它和谐共处的深切感慨。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颇为常见,它反映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宁静的审美倾向。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其一

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憔悴不胜梅欲落,娇饶无对杏初繁。

(0)

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其一

白白朱朱扫地残,尚馀红芍带春妍。

娉婷自笑成孤语,困倚芳丛背日眠。

(0)

代菊对

未有渊明先有我,何人唤我作渊明。

东篱宛在南山下,谁向秋风管落英。

(0)

朝中措

养花天气近清明。丝雨酿寒轻。满眼春工如绣。

消磨不尽离情。行行又宿,小桃旧坞,芳草邮亭。

唤起两眉新恨。绿杨深处啼莺。

(0)

金石山林宣参山房

高处浑无一点尘,平川极目净于茵。

松声满院日亭午,世味著人谁识真。

倘乞半岩容卜筑,仍留别浦待垂纶。

寒灰岂复重然望,独爱新诗语不陈。

(0)

送傅野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

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