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陶唐山寺》
《登陶唐山寺》全文
金 / 蔡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岭外高槐驿路长,岭头萧寺俯朝阳。

定知绝顶有佳处,聊与瘦藤寻上方。

千里好风随野色,一轩空翠聚山光。

道人底是怜行役,不惜禅床坐午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陶唐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首联“岭外高槐驿路长,岭头萧寺俯朝阳”,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景象。远处的山岭上,高大的槐树点缀着蜿蜒的驿路,而山顶的寺庙则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这里通过“高”、“长”、“俯”等词,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颔联“定知绝顶有佳处,聊与瘦藤寻上方”,表达了诗人对山顶美景的期待和探索精神。诗人相信,在山顶一定有更加美妙的景色等待着他,于是他带着瘦弱的藤杖,继续攀登,寻找那未知的佳处。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畏艰难的探索态度。

颈联“千里好风随野色,一轩空翠聚山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后的所见。千里之遥,清风徐来,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而在山顶,空旷的绿色汇聚成一片,山光闪烁,美不胜收。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祥和。

尾联“道人底是怜行役,不惜禅床坐午凉”,则是诗人对寺中僧人的感慨。在诗人看来,僧人似乎理解并同情那些奔波劳碌的人们,愿意在炎热的午后,邀请他们坐在禅床上休息,享受片刻的清凉与宁静。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慈悲为怀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及山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蔡圭
朝代:金   字:正甫   籍贯:真定

蔡珪,字正甫,蔡松年子,真定人。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 
猜你喜欢

海陵病中·其三

客游历历都如梦,身事悠悠略似僧。

只么随缘作官去,不知从古更谁曾。

(0)

龚彦承观轩

爱山不能归,常恐山怪责。

终岁在行役,感动头已白。

高秋强僮仆,路过龚掾宅。

蒙君开南轩,除我眼界窄。

白波绕青嶂,彷佛见颜色。

江上飞来峰,却立对君侧。

萧萧蒲苇丛,不受尘土隔。

知君有奇趣,笑我常偪仄。

人生无穷已,得一乃愿百。

床头贮美酒,窗下著好客。

请公但默然,岁晚当有获。

(0)

试院夜坐

急雨翻灯夜不眠,小床攲侧似乘船。

平生万事不如意,病后一身私自怜。

海中神仙渺茫里,方外酒徒憔悴边。

本自无心觅馀地,问公何苦爱逃禅。

(0)

题淮上亭子

亭下长淮百尺深,亭前双树老侵寻。

暮云秋雁且南北,断垄荒园无古今。

露草欲随霜草尽,归樯时度去樯阴。

秋风未满鲈鱼兴,更有江湖万里心。

(0)

江口送璧上人二绝·其二

今日钵囊南去人,当时雕句作新春。

更知自昔相逢意,定是他生骨肉亲。

(0)

初别清源姑才仲弟过楚丘作

前村后村鸠乱鸣,梨花点雪柳半青。

断云忽过楚丘县,骤雨已见龙丘亭。

故人愁绪各南北,宿酒别时同醉醒。

语离情绪乃如此,故园可归公不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