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閒消不尽,方觉此身尊。
洞古少行迹,山空多烧痕。
静知心是佛,生与佛无恩。
斋料从谁给,频齑野菜根。
清閒消不尽,方觉此身尊。
洞古少行迹,山空多烧痕。
静知心是佛,生与佛无恩。
斋料从谁给,频齑野菜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岩居僧人生活的深深感悟。首句“清閒消不尽”,表达了对僧人清静生活的羡慕,似乎这种清闲能洗涤心灵,永远无法消磨殆尽。接着,“方觉此身尊”传达出诗人意识到在忙碌尘世中,僧人的生活状态更显尊贵和超脱。
“洞古少行迹,山空多烧痕”两句,通过描绘僧人居住环境的偏远和自然痕迹的稀疏,暗示了僧人与世隔绝,过着简朴而深沉的生活,只有山火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静知心是佛,生与佛无恩”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深知内心的平静即是佛性,认为生命与佛无关,没有世俗的恩怨纠葛,体现出佛教的空灵境界。
最后,“斋料从谁给,频齑野菜根”描绘了僧人的饮食生活,即使是最简单的野菜根也能滋养他们的身心,反映出僧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和精神追求的坚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位岩居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心事密于茧,牵起万重思。
连蜷易生易断,蚕老不成丝。
吐出编成锦字,付与长江九折,鱼腹去何迟。
此意古人有,今竟见于兹。厚堆愁,浓抹泪,八行诗。
掩头藏尾,生防深意别人知。
顺著璇图还曲,笑展红笺还哭,哭了算归期。
冬尽不归去,翻说待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