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兹重过,东风日已西。
扁舟红树雨,古寺绿蘋溪。
暮霭冰寒磬,晨星落照泥。
残僧同水宿,不寐候鸣鸡。
金粟兹重过,东风日已西。
扁舟红树雨,古寺绿蘋溪。
暮霭冰寒磬,晨星落照泥。
残僧同水宿,不寐候鸣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金粟寺旁的船上住宿时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氛围。
首联“金粟兹重过,东风日已西”,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金粟寺再次成为诗人旅途中的停留之处,而东风已至,夕阳西下,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
颔联“扁舟红树雨,古寺绿蘋溪”,画面感强烈。扁舟漂浮在水面,红树在雨中显得格外鲜明,古寺则坐落在绿蘋环绕的小溪边,自然与古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意境。
颈联“暮霭冰寒磬,晨星落照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暮霭笼罩,寒风中的钟声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晨星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洒落在泥地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尾联“残僧同水宿,不寐候鸣鸡”,诗人与仅存的僧侣一同在水上度过夜晚,夜不能寐,等待着鸡鸣的到来。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孤独与寂静,也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蔷薇开欲谢,峭寒渐少,轩槛俯晴沙。
先来愁未了,又听一声,新阕落渔家。
徘徊伫立,似玉笛、三弄昭华。
春昼长、暗怀谁写,戏墨乱翻鸦。吁嗟。
诗情犹隽,酒兴偏豪,记南楼月下。
曾共乐、沈烟绮席,烛影窗纱。
秾香秀色知何处,甚忘却、堤柳汀葭。
空惆怅,无人共采苹花。
挂帆一纵疾于鸟,长兴夜发吴兴晓。
杖黎上访鲁公祠,一见目明心皦皦。
未说邦人怀使君,且为前古惜忠臣。
德宗更用卢杞相,出当斯位诚艰辛。
生逆龙鳞死虎口,要与乃兄同不朽。
狂童希烈何足罪,奸邪嫉忠假渠手。
乃知成仁或杀身,保身不必皆哲人。
此公安得世复有,洗空凡马须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