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三家山堂》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三家山堂》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负米归来手自舂,岂知门外有晴峰。

羡公竟日尘氛远,拄颊看山幽兴浓。

心镜悬知不同调,诗坛那敢少争锋。

空馀远岳寻师意,个里何妨为指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家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句“负米归来手自舂”,生动地展现了这位隐士亲自劳作的情景,背米回家后,亲手磨米为食,生活简朴而自足。接着,“岂知门外有晴峰”一句,以门外的自然美景反衬出隐士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门外的景色虽美,但并不影响他内心的平静。

“羡公竟日尘氛远,拄颊看山幽兴浓”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他每日沉浸在山川之间,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时光,内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

“心镜悬知不同调,诗坛那敢少争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与自信。这里的“心镜”比喻内心的明镜,暗示诗人对于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诗坛争锋”则表明诗人愿意在文学创作中与他人切磋交流,展现自己的才华。

最后,“空馀远岳寻师意,个里何妨为指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良师益友的渴望,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山岳之中,诗人也希望能够找到能够引领自己前进的导师,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成长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知识的渴望与探索。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题孤山柏

台城依旧绕长河,结绮临春往事多。

但见张妃似西子,不知擒虎是阎罗。

当年已老琼瑶树,此去空留铁石柯。

乔木自存非故国,何须仍唱后庭歌。

(0)

菩提小轩骤雨晚晴

杭颍雌雄本自殊,淡妆浓抺是吴姝。

满倾涨玉千钟酒,来看镕银百顷湖。

白鸟去边山泼黛,绿蒲疏处雨跳珠。

不知能事王摩诘,貌得西山落照无。

(0)

雨中湖上晚归书所见三绝句·其一

菰蒲风里棹歌迟,属玉双飞欲暮时。

荷叶吹香送归客,片云催雨湿燕姬。

(0)

次韵韩伯嘉拟陆龟蒙坐眠行倚食学书吟八题·其四

梦中棐几得常凭,更有南窗可寄情。

便是人间好消息,别无胜解可讥评。

(0)

仆去岁作湖居十二诗向开叔有诗次韵乃为谢

三年湖雨一茅茨,坐遣幽人识面迟。

遗恨忽从愁里尽,交情先向句中知。

重寻故里空劳梦,亟买归舟会有期。

何日剧谈听亹亹,满倾春酒细论诗。

(0)

即席二首·其一

凋尽朱颜年少春,不堪柳下对离樽。

刘郎已是无肠断,更唱阳关恼客魂。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