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石桥》
《题石桥》全文
宋 / 陈知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

好山雄压三千界,幽处常栖五百仙。

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

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

(0)
注释
巨石:巨大的岩石。
偶然:意外或自然形成。
万雷:形容数量极多的雷声。
飞泉:从高处飞泻而下的泉水。
三千界:泛指广阔无垠的世界。
幽处:隐秘、偏僻的地方。
五百仙: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数量,此处可能象征众多隐士。
云际楼台:高耸入云的楼阁。
声闻想:追求名声和听闻。
茶瓯:茶杯。
一味禅:一种单纯的禅修体验。
翻译
巨大的岩石凌空而立绝非偶然,万道雷霆奔腾山谷间仿佛有飞瀑流泉。
这壮丽的山峦雄伟无比,似乎超越了三千世界,而在幽深之处常常有五百仙人居住。
在云层之巅的楼阁,在深夜中隐约可见,雨中的钟鼓声隔着溪流传来。
我来到这里并不追求名声或听闻,只是想静静地品味茶香,体验一种单纯的禅意。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石桥》,作者是宋代诗人陈知柔。诗中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巨石横空岂偶然",强调了巨石的天然奇观,似乎并非随意形成,暗示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造化之妙。接下来的"万雷奔壑有飞泉",通过雷鸣和飞瀑,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险峻与水势的磅礴。

"好山雄压三千界",展现了山峰的雄伟气势,仿佛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幽处常栖五百仙"则赋予了山中隐秘之处以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感。"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描绘了山中楼阁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以及雨中悠扬的钟鼓声穿越溪流,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表达了诗人来到此地的心境,他摒弃了尘世的杂念,只想静静地品味茶香,体验禅意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知柔
朝代:宋

(?—1184)宋泉州永春人,字体仁,号休斋,一号弱翁。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授台州判官。历知循州、贺州。与秦桧子秦熺同榜进士,桧当轴,同年多以攀援致通显,知柔独不阿附。解官归,主管冲祐观。有《易本旨》、《春秋义例》、《易大传》、《易图》、《诗声谱》、《论语后传》等。
猜你喜欢

由瑞虹抵沿山河三首·其一

北风吹断蓬,寒云暗四野。

四野何茫茫,江流迅如马。

野草被严霜,荣枯不相假。

疆域日以殊,远客何为者。

坎凛怆中怀,悲歌泪如写。

(0)

九日池上桃花

佳节繁花一树同,不须回首恨东风。

霜华点染秋光好,似惜红颜落镜中。

(0)

梅花三首·其二

低回似艳原非艳,髣髴闻香不当香。

亭亭素手临流水,脉脉贞心对夕阳。

(0)

题画

市朝亦称隐,未若桃花林。

云霞掩丹壑,风泉鸣夜琴。

我欲往从之,道路阻且深。

对此发遐想,窅然尘外心。

(0)

子夜歌四首·其三

采采荆山铜,铸经菱花镜。

持以照妾容,芳华知不更。

(0)

赠罗茂才仲容昆玉

采药寻芳不惮遥,登坛赢得接青标。

家传卢扁行医国,学冠曹刘达圣朝。

握麈风流惊四座,挥弦声韵动南飙。

逢人尽道三珠树,联辔看花马正骄。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