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州道中》
《宁州道中》全文
唐 / 杨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城枕萧关路,胡兵日夕临。

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

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

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íngzhōudàozhōng
táng / yángkuí

chéngzhěnxiāoguānbīnglín
wéipínghuǒwèiwànrénxīn

chūnlǎoxuěyóuzhòngshāháncǎoshēn
xiàngxiányín

注释
城:城市。
枕:倚靠。
萧关:古代边关名。
胡兵:指外族军队。
日夕:早晚。
临:逼近。
唯:只有。
凭:凭借。
炬火:火把。
慰:安慰。
万人心:所有人的内心。
春老:春天结束。
雪犹重:雪仍然很大。
沙寒:沙漠寒冷。
草不深:草木不茂盛。
如何:怎能。
驱:驱使。
匹马:一匹马。
独闲吟:独自悠闲地吟诗。
翻译
城池倚靠在萧关路边,胡人军队日夜逼近。
只有一把火光,能抚慰万民的忧虑。
春天已逝,雪却依然厚重,沙漠寒冷,草木稀疏。
怎能独自骑马,来到这里低吟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与和平的深刻感慨。首句“城枕萧关路”,即点出了边塞的险要之地,城墙紧邻萧关古道,展现了一种守望的氛围。接着,“胡兵日夕临”则直接揭示了战乱的紧迫感,异族军队每到黄昏便来到城下,显露了一种威胁和不安。

然而,诗人并未陷入绝望,而是通过“唯凭一炬火,以慰万人心”表达了对光明与希望的坚守。即使在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中,一把火焰也能成为安抚民心的象征,体现出诗人对于抵御外侮、保护百姓的责任感。

“春老雪犹重,沙寒草不深”则转换了景象,将时间推进至春末,雪还未完全消融,而沙漠中的草木也因寒冷而无法深长。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了一种生机受阻、时序推移之感。

最后,“如何驱匹马,向此独闲吟”则是诗人在这种边塞氛围中所发出的感慨。面对着战火连天的现实,诗人却选择了超脱,驾驭一匹马,独自吟诵着什么。这不仅是一种逃避,更像是一种内心世界中的自我安抚和精神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坚韧不拔、守护家园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夔
朝代:唐

杨夔,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光化末(约公元900年)前后在世。唐文学家,自号“弘农子”,弘农(今河南灵宝)人。能诗,工赋善文,与杜荀鹤、康饼、张乔、郑谷等为诗友,以《冗书》驰名士大夫间其文颇有气势,《蓄狸说》、《善恶鉴》、《植兰说》等皆为佳篇。著述颇富,有文集五卷,冗书十卷,冗余集一卷,《新唐书 · 艺文志》均传于世,《全唐诗》存其诗十二首,《全唐文》存其文二卷。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卷一八九、《唐才子传》卷一O。
猜你喜欢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六烟

连云方蔚术,带谷乍霏微。

爨灶升晨柱,薰炉换夕衣。

星池香作雨,滕阁紫凝晖。

嗟彼灰同出,倏兮沈与飞。

(0)

题张宗苍山水

绿丛云结小茅堂,人静深山夏日长。

距跃闭门谢时事,客来惟许话农桑。

(0)

屡阴犹切念,大霈始纾怀。

溜响垂檐梠,津流积砌阶。

可期双种麦,听过酉时牌。

正尔心生慰,军书又报佳。

(0)

题张宗苍画

人倚高楼最上层,却从云表眄崚嶒。

设非理趣传神韵,留白施青孰不能。

(0)

承光殿

朵殿年芳入绮钱,崔巍疑陟阆风巅。

琪花瑶草神仙地,细雨柔风上巳天。

阴凝琼华遮半塔,波涵太液漾轻船。

登临底识予心慰,四野春膏沃甫田。

(0)

云罩寺三首·其三

精蓝小憩坐山楼,楼上前题著壁留。

即此便成常住相,谁云驹影迅于流。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