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春来莫卷绣帘看。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蓦然收袖倚栏干。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春来莫卷绣帘看。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蓦然收袖倚栏干。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这首《南歌子》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慵懒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开篇“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写女子清晨醒来,慵懒地坐在窗边,精心打扮后独自在阶前闲逸。接着,“春来莫卷绣帘看”暗示了她对春光的敏感和内心的微妙情感,担心春风吹动窗帘,会勾起心中的愁绪。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纠葛,那无形的“恨”仿佛被东风轻轻吹过,落在了眉头,形象地表达了她的幽怨之情。下片转而描述女子在花前鹦鹉的嬉戏和月下弹琵琶的场景,这些动作可能是她试图排解内心的苦闷。
最后,“蓦然收袖倚栏干”描绘了她突然停止动作,倚靠在栏杆上,陷入深思。最后一句“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则以女子低头沉思,轻轻整理发髻的动作,暗示她一直在思考着什么难以言表的心事,增添了画面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春日的闲适,又有情感的波澜,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特点。
绣勒依风,轻衫沾露,共踏长堤青草。
连翩俊有,烂漫华年,几度燕昏莺晓。
莺燕丁宁,后期尊酒,重来碧苔钱小。
叹春光容易,繁花飘尽,故人今少。
空自忆、梅坼琼枝,兰披香径,道著转添愁恼。
邮亭送远,歧路停车,留住片尘休扫。
沈恨穷秋到时,明月有心,应怜人老。
似蓬飞双鬓,惟余衰柳,几丝萦绕。
园深台榭秀。畅绣户朱檐,凤箫声逗。
芳宴开时,中坐庞眉诗叟。豪情元似旧。
想醉杀、螺江私酒。池畔柳。一片阴阴,恰是春昼。
莺穿帘幕骤。劝对此韶光,未容孤负。
乘兴看花,却被花扶红袖。兰亭觞咏后。
算胜会、到今方有。凭妙手。分付丹青,天地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