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颉待制帅瀛州》
《送张颉待制帅瀛州》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食货方艰不忍笼,长才宜有济时功。

阁当龙马图书后,钱入红牙算子中。

音信定应随朔雁,梦魂多拟托南风。

如何更讲黄河策,定取横流副两宫。

(0)
鉴赏

此诗《送张颉待制帅瀛州》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张颉即将赴任的深厚情感与殷切期望。

首联“食货方艰不忍笼,长才宜有济时功”,开篇即点明了国家当前面临的经济困难,诗人以“不忍笼”表达对现状的忧虑,同时对张颉的才能寄予厚望,期待他能施展才华,解决时弊,为国效力。

颔联“阁当龙马图书后,钱入红牙算子中”,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张颉比作“龙马”,寓意其非凡的才能;“图书”象征学问与智慧,“红牙算子”则代表理财与经济管理。这两句描绘了张颉在学问与经济管理方面的卓越能力,以及他将要承担的重要职责。

颈联“音信定应随朔雁,梦魂多拟托南风”,表达了诗人对张颉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张颉的音信会像北来的鸿雁一样传递,而自己的思念则可能随着南风飘向远方。这两句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如何更讲黄河策,定取横流副两宫”,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如何治理黄河,以减轻水患?并表达了对张颉能够成功治理黄河,为国家带来安宁的期待。这里的“两宫”可能指的是皇帝和皇太后,体现了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尊重和对治国理政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展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二月十五日抵宿迁

长河得天风,挂席夜参半。

篙师喜利涉,卧客生惊叹。

空明溯流光,滉漾入云汉。

心同双掳争,思逐群波乱。

春热减衣衾,川鸣起鹅雁。

已从桃源辞,方谋宿迁饭。

(0)

题赵魏兰石歌

吴兴妙年冰雪姿,鸥波水暖清涟漪。

醉挥兔颖尽书法,密竹幽兰苍玉枝。

湘滨楚畹烟雾湿,我欲佩之将何适。

千载孤芳烈士风,一调朱丝对寒碧。

(0)

登望湖亭

秋风登此望湖亭,烟水微茫接窅冥。

地坼荆扬天下壮,龙更秦汉至今灵。

神仓气吐漫山赤,庐阜光飞隔岸青。

回首老苏仙去远,独留诗句挟风霆。

(0)

赠杨允铭小篆歌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0)

感怀·其二

男儿盖棺事则已,壮士拔剑歌莫哀。

功名富贵我何有,松菊田园归去来。

(0)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二题陈贯道天梯胜槩图诗卷

锦城山水足游遨,万里轻舟溯峡劳。

云净峨眉看古雪,风微滟滪听惊涛。

相如文采琴台暮,诸葛功名剑阁高。

不用登临倍惆怅,颂成蚤拟继王褒。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