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王立之》
《怀王立之》全文
宋 / 晁冲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

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

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

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

(0)
翻译
很久没去城南了,黄梅雨又重新来临。
突然看到人日节的到来,泪水不禁在春天的大和洒落。
笔墨仿佛还在,饮酒的器具却不再摆放。
常常怀念醉酒的风度,想象在花下岸边披着纶巾的样子。
注释
城南:指某个特定的地方,可能与诗人过去的生活有关。
黄梅:江南地区夏季多雨,黄梅雨期。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大和:古代日本的名称,这里可能借指诗人所在之地。
翰墨:毛笔和墨水,代指诗书创作。
壶觞:古代盛酒的器具,泛指饮酒。
醉风度:指潇洒豪放的生活态度。
花底:花丛之下,形容环境优美。
岸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这里可能象征诗人的理想形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怀王立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立之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两句,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更迭变化,通过这样的写法来反映诗人的心境,表明自从友人离开之后,城南的春色已经轮回多次,但在诗人心中却始终无法忘怀那份情谊。

“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两句,则直接流露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深。黄梅时节,原本该是一年一度的美好景致,可是诗人的眼里,却因友人的离去而变得无比悲凉,甚至到了泪尽的地步。

“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这两句,透露了诗人与王立之曾经共享的文墨和酒宴生活。翰墨代表着书信往来和文学创作,而壶觞则象征着朋友间的欢聚生活。现在这些都已成过眼云烟,不再有重新铺陈的可能。

最后两句“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诗人表达了自己时常沉浸在对友人的美好回忆中,那种轻松自如、不经意间展现出来的风度,就像是在花丛中漫步,岸边悠然。这里的“醉风度”和“纶巾”,都是形容王立之的潇洒与高雅气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往昔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念情感。诗中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友谊之意,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怀友之作。

作者介绍
晁冲之

晁冲之
朝代:宋   字:叔用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生辰:1094~1097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
猜你喜欢

戏题僧庵

致虚守静气常全,家付儿孙命委天。

梦事只堪高卧看,危途谁较疾行先。

独辕短棹聊乘兴,野草幽花自斗妍。

数字漫留僧壁去,与身闲作后身缘。

(0)

庄器之作招隐阁项平父诸人赋诗予亦继作

诸公共赋反招隐,细字斜行肯见传。

语到淮南小山作,人如江左永和年。

一窗萝月禁春瘦,万壑松风撼昼眠。

我亦尚嫌林谷浅,因君更拟斸云烟。

(0)

岁尽苦寒

晓寒无赖透重裘,三日江云暝不收。

岁月推移吾辈老,交朋零落此生浮。

东皋苦潦犹中熟,旧疾虽存亦小瘳。

禹庙兰亭俱在眼,剩沽春酒破春愁。

(0)

立秋前九日大雨凉甚二首·其一

天暑正三伏,雨来俄九秋。

寒声入檐户,爽气袭巾褠。

山色凝深黛,溪流战怒虬。

身轻更何苦,处处可闲游。

(0)

平水小憩

蓐食草庵中,肩舆小市东。

雾收山淡碧,云漏日微红。

酒旆村场近,罾船浦溆通。

平生喜行路,小住莫匆匆。

(0)

出行湖山间杂赋四首·其一

老入新年健,春逢小雨晴。

偶因寻酒去,又作绕村行。

塘水苍鹅戏,郊原黄犊鸣。

闲身有乐事,倚杖看农耕。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