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势下凌霄,坐使万壑趋。
元气结峦岫,献此大宝珠。
翊殿护释梵,鼓钟殷人区。
天势下凌霄,坐使万壑趋。
元气结峦岫,献此大宝珠。
翊殿护释梵,鼓钟殷人区。
这首诗描绘了堆珠峰的壮丽景象与神圣氛围。开篇“天势下凌霄,坐使万壑趋”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堆珠峰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仿佛它能驾驭天地,让周围的山谷都向它汇聚。接着,“元气结峦岫,献此大宝珠”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堆珠峰比作一颗巨大的宝石,被天地之气所凝结而成,赋予了它非凡的神圣感。
“翊殿护释梵,鼓钟殷人区”则进一步渲染了堆珠峰的庄严与神圣。它仿佛是神殿的守护者,庇护着佛国的众生,而那悠扬的钟声,回荡在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和平与宁静的信息。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堆珠峰的自然景观,更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意义,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
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
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
烦师伴猿鸟,两耳厌车声。
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
但惊蓬鬓看双白,不觉花枝已半红。
宦意蹉跎侵晚景,客愁散漫逐春风。
古人枉说从军乐,兴在江湖短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