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殷尧藩的《吹笙歌》。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器物的声音进行描绘,表达了一种愁绪满怀的情感。
“伶儿竹声愁绕空”,这里的“伶儿”指的是竹林中的风声,或许是某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诗人用“愁绕空”来形容这种声音,给人一种无尽的忧伤感。
“秦女泪湿燕支红”,“秦女”通常指代古代秦地的女子,这里的“泪湿燕支红”则是说这位女子因为思念或失恋而流下了眼泪,连她所穿戴的衣物都被泪水沾湿了。这里的“燕支红”可能是一种特定的服饰颜色,增添了一抹哀艳。
“玉桃花片落不住”,这一句描写的是春天里桃花纷飞,但却在无形中透露出一种不能持久的悲凉。诗人用“玉桃”来形容这些花朵,不仅强调了它们的美丽,也许还有某种贵重感。
“三十六簧能唤风”,这里的“三十六簧”可能是指一件乐器,或者是对古代某种乐器数量的夸张说法。诗人说这种乐器能够“唤风”,形容它发出的声音如同召唤着春天的微风。
整体来看,这些句子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和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繁华易逝的无奈感受。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情,构建出了一幅流动着历史哀伤的画面。
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
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
其或不然者,天地且胥沉。
是以子孟子,苦口距诐淫。
斯人方寸地,治乱所侵寻。
奚止中流壶,区区千黄金。
自从炎汉后,二千年于今。
人心虽日替,犹仗一线任。
有时见皎日,一启昏霾阴。
有时遇震雷,一发哑钟瘖。
支架此大造,廓清良有壬。
胡为迩日来,浇薄不可禁。
凌夷成痼疾,沉绵日以深。
渐且入膏肓,医和无能针。
四民纵殷阜,亦复非好音。
而况日局促,游鱼在沸鬵。
普天苦人满,衣食难为周。
农也颇力耕,所苦乏田畴。
再易三易地,高价十倍求。
商也更大耗,子母不见酬。
架虚以欺人,强半成漏舟。
桓桓者兵耶,简练尤缪悠。
其寔乃市人,何以称好仇。
更有诸勋术,生齿日以稠。
不耕而不织,糜饷坐若流。
势且蔑可继,道在豫为谋。
空教圣天子,玉烛亲纲缪。
诸公称股肱,而徒安苟偷。
足食与足兵,果何道之由。
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
三才有橐钥,冥冥嘘其间。
随运为降升,良亦非苟然。
列朝诸著述,大概略可言。
有人一振之,旋转盖如环。
而今胡日下,东流势不还。
强者成枭狐,弱者成寒蝉。
天地失正声,莫遏群儿喧。
其在洪范中,咎徵岂无端。
杞人窃搔首,作诗志忧患。
《感怀》【清·全祖望】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其或不然者,天地且胥沉。是以子孟子,苦口距诐淫。斯人方寸地,治乱所侵寻。奚止中流壶,区区千黄金。自从炎汉后,二千年于今。人心虽日替,犹仗一线任。有时见皎日,一启昏霾阴。有时遇震雷,一发哑钟瘖。支架此大造,廓清良有壬。胡为迩日来,浇薄不可禁。凌夷成痼疾,沉绵日以深。渐且入膏肓,医和无能针。四民纵殷阜,亦复非好音。而况日局促,游鱼在沸鬵。普天苦人满,衣食难为周。农也颇力耕,所苦乏田畴。再易三易地,高价十倍求。商也更大耗,子母不见酬。架虚以欺人,强半成漏舟。桓桓者兵耶,简练尤缪悠。其寔乃市人,何以称好仇。更有诸勋术,生齿日以稠。不耕而不织,糜饷坐若流。势且蔑可继,道在豫为谋。空教圣天子,玉烛亲纲缪。诸公称股肱,而徒安苟偷。足食与足兵,果何道之由。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三才有橐钥,冥冥嘘其间。随运为降升,良亦非苟然。列朝诸著述,大概略可言。有人一振之,旋转盖如环。而今胡日下,东流势不还。强者成枭狐,弱者成寒蝉。天地失正声,莫遏群儿喧。其在洪范中,咎徵岂无端。杞人窃搔首,作诗志忧患。
https://shici.929r.com/shici/ZHCdvcFp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