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迎送神辞·其二送神》
《迎送神辞·其二送神》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古风

旱既太甚神是吁兮,一勺之水为甘霔兮。

伊神正直歆诚愫兮,三日为霖弥旬注兮。

我稼既兴舟在步兮,微我两公余曷愬兮。

击鼓其镗山之下兮,桂酒椒浆饯神去兮。

功成惠孚去不顾兮,携幼扶鲐民塞路兮。

卒相有年多黍稌兮,泽惠无忘永终古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送神仪式,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和宗教氛围。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干旱严重时,人们向神灵祈求雨水的场景,以及神灵应允后带来的甘霖,使得庄稼得以生长,百姓生活得到改善。

首句“旱既太甚神是吁兮”,开篇即点明了干旱的严重程度,人们向神灵发出呼求。接着,“一勺之水为甘霔兮”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对于干旱地区的重要性,哪怕是一点点雨水也如同甘露般珍贵。随后,“伊神正直歆诚愫兮,三日为霖弥旬注兮”表达了神灵对真诚祈祷的回应,连续下了三天的雨,滋润了大地。

“我稼既兴舟在步兮,微我两公余曷愬兮”描述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庄稼因此而得以生长,如果没有这两公(可能指两位重要人物)的帮助,人们将无法诉说自己的困境。接下来,“击鼓其镗山之下兮,桂酒椒浆饯神去兮”描绘了人们在山下击鼓欢送神灵离去的场景,用桂酒和椒浆作为祭品,表达对神灵的感激之情。

最后,“功成惠孚去不顾兮,携幼扶鲐民塞路兮”表现了神灵离去时,百姓们不舍的心情,他们带着孩子和老人,沿着道路一直送行,直到看不见神灵的身影。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依赖,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寻求庇护的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所蕴含的文化与情感。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隐居·其一

九万北溟羽翮,八千南楚春秋。

寸舌常扪在否,微躯此外何求。

(0)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其四

白石溪边自结庐,烟霞明灭上清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旧友相依万里馀。

叶下绮窗银烛冷,荷翻翠盖水堂虚。

烦君远示青囊录,欲报琼瑶愧不如。

(0)

送倪太守入计·其一

诏起褰帷海上城,浮沉世路转分明。

向来偃蹇二千石,此去逍遥九万程。

召对定前明主席,赐金谁续汉臣名。

堪怜叔度空来晚,肯许儿童跨竹迎。

(0)

岳武穆祠

霞岭荒丘久寂寥,朱仙遗恨尚难消。

藏亏总为金牌误,赐剑空怜玉辇遥。

古庙松杉标异代,旧宫禾黍暗前朝。

忠魂尽作南枝树,风雨年年想后凋。

(0)

得请奉别留都知己·其二

清朝簪绂尽名流,招隐林泉意转稠。

空有紫芝耽药饵,总无青玉报琼投。

金陵佳气蟠龙阙,珠海停云结蜃楼。

矫首不堪成去住,握兰高谊重沧洲。

(0)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其三蒲沼添筹

山中长夏自伊吾,令节俄传沼上蒲。

驻色仙标同药饵,轻身灵液谢藜扶。

已闻海屋增还算,更羡安期长道躯。

四世祇令闻毕命,千秋宁许贺家湖。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