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闻歌》
《舟中闻歌》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何处清歌短更长,渚风沙雨共凄凉。

不须直向天涯听,一日辞家已断肠。

(0)
鉴赏

这首《舟中闻歌》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一幅在舟中听闻歌声,内心涌起复杂情感的画面。

首句“何处清歌短更长”,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那悠扬的歌声从何而来,又为何时而悠长,时而短暂。这不仅勾勒出了歌声的特质,也暗示了听者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次句“渚风沙雨共凄凉”,将自然界的风雨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渚风沙雨,既是外界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化。通过“共凄凉”三字,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共鸣,以及在这种共鸣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哀愁。

后两句“不须直向天涯听,一日辞家已断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劝慰自己,无需远赴天涯去寻找那份凄美的歌声,因为仅仅一天离家,就已经让人心痛不已。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远方歌声的向往与追寻,更蕴含了对亲情、友情乃至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中的“断肠”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苦,表达了诗人因离家而产生的强烈情感冲击。

整体而言,《舟中闻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情感交织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外界声音的敏感捕捉,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七

茅屋冻将压,柴扉寒不开。

交朋几竿竹,兄弟数枝梅。

渡口月初出,沙头人正回。

客居殊自在,岁事亦相催。

(0)

潘别驾自祁门回

白马嘶风入紫阳,使君一笑列壶觞。

秋原是处堪图画,豆子花红稻半黄。

(0)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其七咏愚堂

晨兴气澄穆,池影涵幽堂。

泉从松下来,漱齿生微香。

内揣澹无得,外检倏已忘。

即此冥其愚,乐如还故乡。

(0)

书兴四首·其二

时时溪上行,或与幽人遇。

手把一编书,共倚崖边树。

鹭近始暂飞,鱼惊却重聚。

佳景不待求,足熟自知处。

稚子爱相随,似亦耽幽趣。

(0)

书兴四首·其三

兴逼不暇卧,蹑屐鸣鸡先。

裛袂碧氛润,袭襟爽概繁。

噫馁出故气,咽甘漱新泉。

骨瘦易酸楚,体虚觉轻便。

樵子隔岭见,宁谓吾非仙。

手持白羽扇,笑坐青崖巅。

(0)

夷山醉歌·其二

呜呼再歌兮花满台,好月为我光徘徊。

人生在世不满百,纷华过眼皆成灰。

夷山青青汴水绿,西北高楼咽丝竹。

美人十指纤如玉,为我行觞歌一曲。

含宫嚼徵当窗牖,露脚斜飞湿杨柳。

就中有客话陈桥,如此山河落人手。

客且住,听我语,楚汉中分两丘土。

七雄争战总尘埃,三国莺花浩无主。

咸阳宫殿不复都,华清池沼温泉枯。

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

人生得意且尽欢,何须苦苦为高官。

人生有命且行乐,何必区区叹牢落。

遮莫金章与玉珂,何如桐江披钓蓑。

遮莫貂蝉贵此身,何如柴桑漉酒巾。

君不见海上看羊手持节,饥来和雪和毡齧。

又不见饭颗山头人见嗤,愁吟痛饮真吾师。

美人美人劝我酒,有客有客听我歌。

须臾客醉美人睡,我亦不知天与地。

呜呼再歌兮无人听,月自落兮酒未醒。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